文档介绍:试论《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试论《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摘要: 当我们用两性视角来重新解读《白鹿原》这部宏大史诗的时候, 这部历史变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的历史, 在这部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女人, 无论是遵守封建礼教还是离经叛道, 到最后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沦为男性权力统治下的牺牲品。不得不说, 这部作品中的女人, 是被忽视、漠视乃至歧视、压迫的一个群体, 这种区别对待仅仅因为她们是女子, 因为是女子, 于是失去了自我, 乃至一切。这种基于性别上的歧视对待,从女人降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然开始,仿佛在出生的那一刻女子就因性别被烙上了特殊的胎记, 而这种不可去除的胎记就像不可改变的性别一样, 贯穿着她们生命的始终, 终于造成了她们人生的悲剧。关键词:女性; 悲剧;白鹿原作者简介:刘炜( 1989- ) ,女,山东东营人,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2-2139 ( 2014 ) -15--01 《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女性无一例外的是悲剧, 这其中所描写的女性虽不像男性数量那么众多, 但也占据了小半壁江山。纵观整部小说, 对女人的忽视乃至漠视却处处可见, 小说中除了几个略为重要的女性, 如白灵、小蛾、仙草拥有自己的名字以外, 绝大多数女性始终以一个无名者的形象出现, 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 而被代之以白赵氏、孝义媳妇、兆鹏媳妇的名号。在这些以夫为名现象的背后, 所隐藏的正是她们被符号化的本质,她们本身并不是具有独立个性意识的人, 而仅仅成为某个男人背后的女人,由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内人”, 一种符号。换言之, 只有成为某个男人的女人, 即通过婚姻与某个男人结合, 女人才能有自己的“名号”, 才能在这个社会被认定身份。可悲的是,这种“名号”也不过是基于男人的一种称谓罢了。《白鹿原》中的大多数女人除了没有自己的名字, 更是没有自己的声音, 她们不单单是一群无名者, 更是一群无声者, 这便造成了她们更深一层的悲剧。小说中体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白嘉轩娶过不久就死掉的那六房女人, 小说在开篇就写道,“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①在白嘉轩看来, 这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 他对于那六房可称为妻子的人并没有什么印象, 更不用提有什么感情了, 在白嘉轩眼里, 那六房娶了不久就死掉的女人除了满足过他一时的性欲, 便仅仅是为他娶女人这一业绩增添了辉煌而已。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一语道出了其中真意,“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 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②在这里, 娶媳妇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女人本身, 而是女人所能有的传宗接代的功能。这一点在孝义媳妇那里最是明显不过, 孝义媳妇是白嘉轩亲自为儿子孝义挑选的, 但这样的一个“好媳妇”, 却由于不见怀孕的迹象而遭到家里所有人的歧视、谩骂, 白嘉轩更是打起了让孝义休妻的主意, 白家乃至当时社会男人的心便可想而知了,女人在他们眼里仅具有简单的传宗接代等功用而已。在这些男人为女人所设定的功用背后, 女人是不需要发出一丝自己的声音的, 而男人更是不能允许她们发出声音。女人这种自觉的无声看似是不愿抛头露面, 其实也是基于当时社会情况而做出的一种明哲保身的“明智”举措而已, 因为一些“聪明”的的女人都深知, 一个试图发出自己声音的女人, 在那样的社会里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白灵便是一个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