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韶关文化“历史名城、山青水秀、民族风情”, 概述?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广东省辖市,, 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广东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粤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三区五县,并代管两县级市。全市 9个街道办事处, 94个乡镇, 1204 个行政村, 总人口 283 万,总面积 18244 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约 153 人,每行政村约 1645 人,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2856 平方千米,人口已达 100 万。地理位置?韶关位于东经 112 ° 50?-114 ° 45?、北纬 23°5?-25 ° 31?之间。省境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南连珠江三角洲历史变迁?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年改东衡州为韶州。明清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 1949 年 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辖韶关市、曲江县等 17县市。 1975 年 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 1983 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人文历史根据考古发现,粤北的人类历史以远溯到距今十万年前。 1958 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里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旧石器时代广东地区人类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 数以百计,其中以曲江石峡,鲶鱼转和韶关走马岗遗址为代表,所出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凿、石刀、石镞等制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鱼网坠、陶纺轮、各种石制和骨制的装饰品,人工栽培稻的谷粒等遗物、遗迹。展示了“马坝人”开户的粤北地区的远古文明宗教历史?韶关宗教历史久远, 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较多。一些宗教庙会如南华诞等影响至今,信徒在饮食、服装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民族结构韶关市少数民族以瑶族、畲族为主,还有满、回,京、苗、黎、白、侗、土家等,共 31个。瑶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县和始兴县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市和始兴县。韶关方言?韶关方言以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 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语。各地习俗风俗?韶关各地习俗风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 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民间普遍重视传统节日,除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外,还有尝新节、冬至节等。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拜堂、闹洞房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养老送终,还有修族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订立族规、奖励读书等传统。瑶、畲两族有各自独特的风情习俗, 在姓名称呼、起居饮食、衣冠服饰、喜庆禁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特色的民族风俗韶关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之一,这里还保留着极其特色的民族风俗; ?长鼓舞?开唱节?瑶族婚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