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红楼梦》哲学思想探析-论文.pdf.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楼梦》哲学思想探析-论文.pdf.pdf

上传人:755273190 2016/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楼梦》哲学思想探析-论文.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湖南社会科学2013/5 《红楼梦》哲学思想探析口孔凡芳陈俊玲摘要:长期以来,红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厚,但是把《红楼梦》作为一部哲学著作来研究比较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这部文学巨制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论、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精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便于从不同角度挖掘这部文学名著的哲学教育意义,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键词:元气说唯物论普遍联系辩证法矛盾论中图分类号:B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9—5675(2013)05一O39一O4 《红楼梦》既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制,也是一部包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哲学著作。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红楼梦》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类似于庄子,庄子把深刻而伟大的哲学精华蕴藏于精彩的文字之中,蕴藏于形象动人的寓言故事之中,所以人们称庄子既是文学家,更是伟大的哲学家。这个评论同样适用于曹雪芹。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哲学思想进行粗浅的探讨,挖掘这部文学名著的哲学教育意义,力求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气说”为基础的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自然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世界观跟其他人一样是在其自身实践和后天学****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直接经验所得,也有间接经验的收获;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受到他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是康熙末年和雍正执政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却处在封建社会的铜墙铁壁的坚固堡垒中,要想冲破这个太完美的堡垒谈何容易,所以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还很缓慢。当时中国哲学的发展跟世界其他国家样,充斥着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在世界有无本原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国哲学有两种观点占据主流, 即唯物论的“元气说”和唯心论的“太虚说”。当时的唯心派别主要有几个学说:一是儒家的两个不同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属于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二是佛教思想:当时是禅宗思想颇为流行,属于主观唯心论学说;三是道教思想:即老庄哲学,属于客观唯心论学说;当然还有社会上的其他一些思想。这几个学说的共同特点和本质是唯心论,把精神性的观念比如“太虚”、“心”等等当作世界的本源,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则是由这些精神性的观念派生出来的。当时的哲学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有唯物论思想的哲学家,如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戴震等等,他们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的“气”,亦即“元气”。顾炎武认为“气”构成的具体事物叫“器”,“道”是“器”的“道”,是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王夫之、颜元、戴震他们都认为没有纯粹的“太虚”,所谓“太虚”都是充满着“元气”的。由于《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哲学论著,我们要考查她的哲学思想只能从书中反映的思想倾向来分析。而直接议论宇宙天地万物的几段话,就是《红楼梦》唯物主义一元论自然观的集中体现。第一段,是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同翠缕的对话:“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那,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就是一生出来,人人罕见的,究竟道理还是一样。况且‘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是阴,阴尽了, 就是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一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这阴阳不过是个气罢了。器物赋了,才成形质。譬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