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doc

格式:doc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doc

上传人:6188 2016/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益阳市环境保护局二 OO 四年七月 2 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污染源调查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 3 第一章总论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 1 、工作背景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 、工作目标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 、工作过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 2003 年 11月 4 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罗文副组长:余德涵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 2003 年 11月6 日至 7 日,市环保局选派 3 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 1 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各区(县) 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 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 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 进行汇总和计算, 将结果上报省局。 根据省局确定的容量计算模式和参数, 市环保局完成全市容量计算和核定( 其中洞庭湖水系容量由省局统一计算核定), 并编写水环境容量分析报告。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 1 、水系概况益阳市有大小溪河 293 条,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是资水,自西南蜿蜒向东北经安化、桃江、益阳市区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5 流长 239 公里,流域面积 6350 平方公里,水量丰富,水质良好, 历年最高洪水位为 , 最枯水位为 。沅江、南县及大通湖区环临洞庭湖水域,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湖泊形状近似“U”形,相应岳阳站水位 米时,面积 2625km 2 ,平均水深 米,蓄水量 167 亿立方米,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特征。入湖径流由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组成, 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 3018 亿立方米, 由于年内 4 月下旬~ 7 月,洞庭湖的四水流域进入雨汛期, 6 月~ 9 月为长江流域的多雨季节,因此湖泊汛期长约 6 个月, 9 月进入平水期, 12月至次年 3 月为枯水期。 2 、地形地貌益阳市地貌形态多样,山丘、岗、平原、湖俱全,以山地、平原为主体, 西南部山高坡陡, 中部丘岗起伏, 东北部平坦宽阔。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递降,朝洞庭湖倾斜,相应形成中低山、丘岗、平原三级阶梯。最高峰为安化县九龙池,海拔 1622 米,陆地最低点在沅江市,海拔 24 米。主要土壤有红壤、水稻土、山地黄壤、潮土、黄棕壤。从土壤养分含量看,有机质含量为 ~ % ,全氮含量为 ~ % ,土地肥沃。 3 、气象益阳市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特色明显的东亚季风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 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 ℃,历年最高气温 ℃,历年最低 6 气温- ℃,年均降雨量 1465mm ,年最小降雨量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历年最大风速 20m/s ,全年主导风向频率为 13% ( NNW )。 4 、水环境功能区评价我市共划定 136 个水环境功能区, 其中资江干流 31个, 资江支流 57 个,洞庭湖水域 39 个,水库 9 个。资江干流设龙山港、万家嘴、桃谷山和柘溪水库 4 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洞庭湖流域设南嘴、目平湖、小河嘴、万子湖 4 个省控常规监测断面,分别作为相应水环境功能区的控制断面,对于暂时没有常规监测断面的水环境功能区,采用各种一次性监测数据和各类研究分析报告数据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