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萧山杨梅》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萧山杨梅》。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萧山杨梅》是小学语文 S 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感受到
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而《萧山杨梅》讲的则是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新课标的 “三个维度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会认 “杭、咖、啡、籍、兼 ”等 5 个生字,会写 “阅、籍、兼、擦、初、库、沧、桑 ”等 8 个生字,掌握 “阅读、书籍、兼管、初中、宝库、沧桑 ”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关键词,理解重点句子。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谈话法。谈话法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
考、体验,都离不开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2、 读书指导法。语文课程以读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怎样才能用
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并且能在
读中理解句中所包含的感情。
3、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课时则进一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第一、引出课题,质疑解难
首先,我会板书课题 “萧山杨梅 ”,问学生们:你们吃过杨梅吗?说说杨梅的滋味。作者以 “萧山杨梅 ”为题,这是一篇介绍水果的文章吗?然后介绍本文主人公袁鹰和学生们都很想了解的萧山杨梅。
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并且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从读音、字型、组词、辨
别形近字四方面学习生字,再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解释文中较难理解的 “领略 ”、“沧桑 ”等词语。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首先,我会为各小组分派读书任务,进行比赛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读完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怎样分段?最后概括段意。在概括完段意后为学
生留下疑问: 作者为什么要以 “萧山杨梅 ”作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