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0沈阳联考语文(试卷)(1).pdf

格式:pdf   大小:6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沈阳联考语文(试卷)(1).pdf

上传人:九头鸟东南飞 2021/3/5 文件大小:6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沈阳联考语文(试卷)(1).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0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十 五)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技术本身将成为个体发展的“生存尺度”。尽管当今在教育与技术融合过程中存在着
“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即人们质疑不同水平的技术手段对教育产出是否
会产生显著性差异,也怀疑技术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技
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都意味着教育场域中生命个体新的生存尺度的产生,而生存尺度的变
化源自评价尺度的改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多个版本
的《地平线报告》均显示,是否具有程序编码素养、数字素养已成为近年来教育发展的重要
趋势和挑战。与此相应,是否具有领导、获取、使用和评价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考量学
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标尺。近年来,信息素养研究的兴起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技术是拓展生命发展空间的重要力量。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大多从外在的技术、器物层
面切入,然后逐步深入到教育的深层结构,重塑教师和学生、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关系。在此基
础上,技术终会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到存在于教育场域中的生命,使生命个体呈现出信息化的
特征,进而成为影响生命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实上,技术本身并无价值可言,它超然于或者免
于一切善恶,它可能有利于幸福与不幸,它面对二者,自身中立。只要运用得当,技术会越来
越成为促进人的生命提升的关键力量,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将在技术的支持下具有更多的可
能性。教育中生命个体的“自系统”离不开社会“超系统”的支持。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
不可能忽略社会这个“超系统”,而在其“自系统”中运转和发展。教育中人之生命的凸显
和活跃,离不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的技术支撑。小到因材施教的教育难题,中到教育公平有
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大到终身学****和学****型社会构建的人类理想,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
据、互联网的支持。毋庸置疑,作为未来教育行动的价值引领,仅仅强调尊重生命、关注生命
质量并不足以促进未来教育的质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新时代,未来教育需要
在坚守生命之维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和运用技术,以深入落实和实现教育理想。脱离人工智能
社会的“超系统”而独自运转的“自系统”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技术之维以生命之维为价值前提,技术之维只有在生命之维指导下才有其存在的全部合
理性,而生命之维的实现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以快速崛起的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一定
是以人为本的,是在人的智能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更是以人的智能发展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当
然,未来教育也不可能逃离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仅仅依靠“人的智能”只会让未来教育进展
缓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因此,未来教育要将个体的生命成长作为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的
价值目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都要指向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所有技术平台和资源都应
为师生的积极主动发展和交互生长创造条件。可以说,只有技术之维与生命之维的交互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