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越的“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的意思
警报:早有预兆的危机 “越剧王子”赵志刚的离沪很忽然,但并非没有预兆。 2021年,赵志刚在当代戏剧谷成立“艺术工坊”,首次以工作室名义推出新戏《永不消逝的电波》,并兼任制作人及主演。当初在戏剧谷成立工作室的“戏曲王子”等级的演员有两位,另一位便是“昆曲王子”张军。张军是2021年9月离开上海昆剧团,成立了民营职业昆剧演出剧团,成为上海戏曲界体制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初这两位“王子”的行政职务也差不多,均为院团副院长。
2021年上半年,赵志刚开始往返于上海和杭州,参演了融入越剧元素的新版《暗恋桃花源》,今后沪上舞台便鲜有其身影,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敏感的人已嗅到了离其余气味。
2021年7月,沪上媒体报道了“赵志刚辞职”的消息。8月,赵志刚出任杭州市剧协主席,正式落户杭州。一石激起千层浪,虽说之前大家都有预感,但震荡还是惊人的,部分原来定好协议的演出商纷纷向上海越剧院提出退场和赔偿的要求,上越由此损失了近10万元。此时,许杰又远赴重洋,而方亚芬腿伤未愈。所以不少舆论提出了上越要资源重组,要“重新洗牌”。大家更是产生了迷惑:“男女合演团”在失去了赵志刚以后,似乎已失去了市场号召力,它是否还有存在的必须?
警报就此在上越拉响。
出击:无可奈何的最好选择
风生水起之际,上越院长李莉在媒体上却选择了临时的缄默,但她私下开始四处奔波,运筹帷幄。在和宣传部领导、戏曲界教授、戏迷代表主动接触后,她心中逐步有了底气,因为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男女合演团”在上海不该消亡,它是越剧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上越老一辈艺术家和数代演员心血的结晶,含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
上越由此提出了“低调苦干、背水一战”的口号。就此,一场“男女合演团”保卫战在上海打响了。
然而这场保卫战的“第一枪”射向何处?上越的牌并不好打。失去一个赵志刚,等于失去一个品牌。而戏曲品牌的形成依靠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市场的重复浸润。客观来说,不论是齐春雷还是徐标新,她们全部无法快速替换赵志刚,盲目炒作反而会拔苗助长。而方亚芬有伤,陈涅又随赵志刚而走,合演团中女演员的市场人气也有所欠缺。
所以,上越在“赵志刚离开”的风口浪尖时,主动把“男女合演团”派到浙江乡下演出,随即再撤回来主攻城市市场。这个举措一来有利于稳定演员的情绪,增加凝聚力,同时也为以后系列演出的剧目选择和准备�得了时间。
2021年11月下旬,上越推出了“琢玉成器”系列演出,一口气为男女合演的青年演员们复排了《红楼梦》、《千古情怨》、《杨乃武》、《状元打更》、《花中君子》、《沙漠王子》等六台大戏。从这些剧目标选择和人员配置上,大家能够看出它的战略方针大致有两条:一是立足市场的“以戏保人”、二是带有观察性的“集体出击”。这次大规模的“集团作战”马上引发了沪上整个戏曲界的关注。
胜败:硝烟未尽,等候时机
综观“琢玉成器”系列演出,有两个战果值得肯定。一是在危机之时,众人齐心协力,在舞台上下表现出了一个别样的“精气神”,展示了上越在男女合演上的贮备力量;二是机遇和危机并存,青年演员取得了更大的展示空间。比如,原来该团以赵志刚为关键,因此“尹派”的戏较多,这次陆派的《状元打更》却让观众眼前一亮,该戏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