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层法律服务所个人所 有关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的思索
摘要: 伴随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脱钩改制,司法行政机关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后,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显得尤为主要。那么,怎样切实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课题,迫切需要加以认真思索
伴随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脱钩改制,司法行政机关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后,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显得尤为主要。那么,怎样切实做好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课题,迫切需要加以认真思索。
一、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现实状况及原因去年基层法律服务所完成脱钩改制,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已成为“自愿组合、自我管理、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合作制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组成了基层法律服务新的管理体制,注入了自愿组合新的用人机制,制订了基层法律服务新的管理制度,增强了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法律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不过,基层法律服务所改制后,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日益显现,有的所对自律管理不够重视,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分配、轻积累”的问题;有的所主任缺乏管理经验,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整体意识弱化,难以形成整体协力;有的所自律管理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就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原因:
1、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思想波动较大。去年基层法律服务所改制很快,司法部在全国司法厅长座谈会上,对基层法律服务又作了重新定位,加之去年未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使部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对基层法律服务前景感到担心和失望,有的认为基层法律服务是特定时期产物,伴随律师队伍的壮大要逐步萎缩消亡;有的认为基于现在国情和律师业发展壮大,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保留发展,发明条件后逐步向律师并轨;有的认为基层法律服务是作为律师制度的有益补充,也是基层法治的主要辅助力量,应规范长久稳定发展。这些想法使部分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思想上产生波动情绪,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2、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我县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年纪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占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总数的14%,36-45岁的占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总数的69%,46岁以上的占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总数的17%;从我县基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来看,法律大、中专毕业后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占总数12%,高中或其它大、中专毕业后经过函授或自学法律大专从事基层法律服务的占总数88%,不论从年纪结构上,还是从知识结构上既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自律管理工作,也极难适应社会对基层法律服务的需求。
3、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改制后,司法行政机关关键对基层法律服务实施指导和监督,将行政权利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行业管理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负担。但实际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改制近一年时间,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指导、监督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的行业管理关系至今不顺,职能不清,各自的工作机制还没健全,在基层法律服务所转轨时期,势必忽略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
二、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的思索及对策。
1、增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所自律管理工作紧迫性和主要性的认识。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