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将婚姻进行到底 [将电子备课进行到底]
伴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很多老师办公室或老师个人已配置了电脑,于是,很多学校就推行无纸化办公,将纸质备课改成电子备课。 电子备课在很多学校推行以后,很受一线老师的欢迎,但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很多学校将电子备课改回了纸质备课。有些学校干脆“封杀”了电子备课。原因何在?一是有些老师在电子备课时,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拿来主义严重,缺乏对学生的分析和教材的研究,缺乏对教案的修改和完善。二是每次检验,有些老师将整学期教案放在电脑上或用电子邮箱发给检验者,检验者查得晕头转向:如课时不明确;课题没有写清楚;教案条理不清淅;反思不合专题……真不知道是老师自己备的还是网上直接下载的。三是电子备课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学科、年级和以前反复的老师将原有教案原封不动的上交,缺乏修改和完善步骤。
为预防老师从网络直接下载教案,促进老师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情的教案,并在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方面起到主动作用,电子备课必需有一套方法做充足保障。
技术培训――老师会电子备课
电子备课除了要配置相关硬件设备外,学校可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老师进行Wordxx和相关电脑基础知识的教导,使其具有实施电子备课的能力和水平。关键包含文字输入能力、文档xx和排版技能、给文档加批注方法、信息的搜集整理、资源整合的能力和备课上传、下载知识和技能等。另外,学校还应对电子备课的要求作一要求和说明,对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案格式等问题全部作详细要求,使老师会电子备课。
实现共享――老师爱电子备课
电子备课应以学科组为单位,老师共同参加备课。每学期初由备课组长负责分配置课任务,责任到人。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或反思,分析教材和学生,明确目标,把握教学方向。备课组要采取方法对电子备课合理引导,要让备课组的每位老师明白: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备课要做到充足预设。备课不仅是为自己上课作准备,而是为整个年级组准备的,因此必需极为认真,不然就会影响整年级组的教学质量。电子备课采取教导处设计的表格进行“首次备课”,完成对应栏目标填写。提前一周备好课后,将教案上传到校园网或学校的FTP服务器上,这么老师能够随时下载进行修改自用,轻松实现共享。此举不但节约了老师备课的时间,而且大大提升了老师日常工作效率。每位老师全部能够在借鉴中相互提升,从而爱上电子备课。
设计专栏――使老师“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指老师在对自己设计、备课组共享教案或网络下载教案进行重新设计、反思的过程。电子备课表格除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常见栏目外,还应设有“步骤设计意图”栏,要讨教师在使用前要对自己设计、备课组共享教案或下载资源认真思索,修改教案并将设计意图表现在“步骤设计意图”栏,以适应本班的实际情况。老师在撰写设计意图的同时,势必会对教学设计进行消化、反思、整理,使教案符合本班学情。
一个老师假如一直拿着以前的教案,不停地反复昨天的小说,那她永远得不到专业的进步,学生也会深受其害,因此教案需常写常新,不停改革创新。对任教相同学科第二年以后的老师,我们可使用“再教电子备课表格”。表格中设计“教案批注”栏,要讨教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并表现在“教案批注”栏,以完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