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曲艺之乡.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曲艺之乡.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曲艺之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曲艺之乡

  摘要:农村广播对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农业实用技能、提倡乡风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含有不可替换的作用。本文经过对宝丰县广播传输的考察研究,意在探讨农村广播传输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广播传输;农村广播;现实状况问题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05-0086-01
  伴随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广播逐步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广播站、广播室、大喇叭这么的词语被大家提及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不要说城市了,即使是在农村,那些围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一边做活一边收听广播的镜头恐怕也只能在电影里看到了。然而,在电子信息传输日益便捷的今天,我们却在宝丰县看到了不一样的情形。
  宝丰县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是一座极一般的小县城,因境内矿藏丰富,“宝货兴发”而得名。然而就在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里,广播的声音却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乏的主要部分。
  早晨,天微微泛出白光,勤劳朴实的农民****惯起个大早儿。这时候,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的广播声相继响起,它提醒着大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着,部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便会从大喇叭中飘出,飘荡在还没有完全清醒的县城,大家往往是一边听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一边哼唱着,一边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到了黄昏,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大街小巷的广播中便会播放起单田芳的评书,单田芳别具特色的声音帮助大家化解了一天的疲惫,整座县城也笼罩在一个祥和的气氛里。
  这是宝丰县城一般的不能再一般的一天,然而在每十二个月的正月十三,这个小小的县城总会迎来每十二个月一度的盛世――马街书会。马街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的杨庄镇马街村北的应河岸边举行,在那一天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聚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了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在这场盛会上,没有优秀的LED屏幕,也没有音色好、质量高的音箱,绝大多数的声音全部是从最原始的设备――喇叭和广播中传出的。在这里,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喇叭,大的、小的、自制的、连电的、用干电池的,等等等等。正是这些看起来既不专业也不上档次的设备,架起了民间曲艺传输的桥梁,让这场不散的书场经七百年之久仍强盛不衰。
  由此不难看出,相对于城市而言,电视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传输在农村还未普及。但同时,这一现实状况的存在,也为农村广播传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农村广播在20世纪的50至80年代曾风靡一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关键渠道。然而,90年代后,农村广播便逐步衰落,至今仍呈瘫痪状态。即使是在宝丰这么广播传输相对广泛、广播覆盖率较高的县城,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农村广播在传输中所存在的问题:。伴随电视传输和网络传输的普及,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了,多数农户全部有当代视听设备,发展农村广播就没有那么主要了。殊不知,当代化的视听设备在多数偏远地域还达不到普及的程度,广播依然是农民信息的有力通道。对于广播传输的不重视,是农村广播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连续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极难保持通畅。在宝丰,尽管广播随地可见,但不难发觉,其设备全部很落后,同时也缺乏优秀的技术作为支撑。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