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洪晃:王安忆说得比公知好 局座说的公知大v是谁
假如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全部在竞争,我相信我们一定会12岁就心衰致死。而在没有公平的社会竞争,我以为就是找死。 在微博上看了作家王安忆今年在复旦大学硕士毕业仪式上的讲话,感慨很深刻。王安忆讲了我们价值观念的问题,提醒毕业生三件事情: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益;不要急于加入竞争。我以为王安忆肯定没上过哈佛商学院,因为“有用”、“效益”、“竞争”,基础上全部是美国生意经的关键思想。当然,我也没上过哈佛商学院,只是在猜测她们的座右铭,就是做任何事情全部要有目标,不要无的放矢,一定要贼不走空,一切要计划再计划、精简再精简到“有用”上去。
我这么说是有一点依据的。很多年前,有一本教“35岁以上女人找丈夫”的书,是哈佛商学院的一名女性毕业生写的,有16个步骤。我记得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目标人群,以后要订战略和策略,还要投资。比如:你喜爱有钱的金融人士,那你就要在她们出没的地方蹲点,你还要给自己投资,比如减肥、整容、买新衣服、弄个新发型,“要投资,才有回报!”这个哈佛女人这么教育她的读者。我曾经和一位上海女作家上过一个书评节目,就是介绍这本书。主持人刚介绍了书的梗概,女作家就乐呵呵地说:“喏,这个事呢,上海女人老早就晓得的。”这个作家绝对不是王安忆。
“效率”也是美国生意经里衡量实施能力的最主要标准。什么事情全部要讲究投入产出比,王安忆在讲话中说:“效率总是以目标论的,实际上,我们全部是处于过程中,这大约可说是生活的本质,只是这过程越来越被划分成细小短促的目标,偷窃了我们对未来的观念。”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富士康职员自杀的事件,我相信富士康是一个效率很高而且对职员也不是最坏的企业,不过她们的职员为何会接二连三地跳楼自杀呢?可能这就是王安忆要讲的道理。有个笑话说,一个讲究高效率的美国银行家去西班牙的渔村度假,发觉那里的渔民天天一早去钓鱼,只有一个叫胡里欧的小伙子最能干,她钓来的鱼天天全部能卖光。以后小伙子就回家睡觉,下午抱着吉她在街上逗漂亮姑娘,晚上吃饭喝点酒,第二天又去钓鱼。
银行家就跟胡里欧说:“小伙子,你别大半天就潇洒去了,这么效率太低了。你应该把村里渔船全部买下来,这么你就能垄断这里的鱼市场了。”
“然后呢?”胡里欧傻呵呵地问银行家。
“然后你就成立一个企业,把鱼卖遍西班牙,甚至全世界。”银行家开导道。
“然后呢?”小伙子问。
“然后你就找我,我帮你上市,你就成富翁啦!”
“然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