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流鼻血的抢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那么鼻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吗?今天XX为大家整理了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期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似通常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全部能够此种方法简单地来止血。假如压迫超出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深入的处理。
2、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3、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4、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部分维生素E软膏。假如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替代,一天涂2~3次。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毁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但止痒,也预防粘液干硬。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5、用冰凉敷:冰凉能促进血管膨胀及降低流血。能够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进血管膨胀,降低流血。
6、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预防黏液干硬。
7、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8、患者左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通常几十秒钟即可止血;
9、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鼻孔流血扎右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0、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 取穴:肩井穴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鼻出血中医诊疗方法
诊疗中应依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标准,在鼻衄发作时应采取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加减。黄芩9g,山栀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2。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黄芩15g,黄连6g,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代赭石15g,钩藤15g,茜草12g,侧柏叶9g。血量多可酌加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等,口干甚者,可加麦冬、元参以养阴生津。
治法:滋养肝肾,养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熟地黄15g,山萸肉9g,山药30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6g,知母6g,黄柏6g,阿胶10g,旱莲草12g,桑椹子9g,仙鹤草9g,白及9g。
治法:养阴清肺,润燥止血。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生地黄15g,麦冬9g,白芍15g,丹皮9g,玄参12g,贝母9g,白茅根15g,旱莲草9g,藕节9g,侧柏叶9g,甘草6g。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9g,黄芪15g,白术9g,茯苓12g,当归12g,生地15g,阿胶10g,木香9g,炒枣仁30g,大枣5枚,仙鹤草30g,血余炭9g,桑椹子30g,桂圆肉6g。若大衄不止,出血过多,面色苍白,心神恍惚,有阴脱阳亡之危急证候,宜急投独参汤,或加附子以回阳救逆。
鼻出血西医诊疗方法
鼻出血的诊疗标准应是“先治标、后治本”,即首先立即把血止住,然后施以病因诊疗。从诊疗方面考虑,鼻出血可分为小量出血、突发性严重出血两大类。
对这类鼻衄应首先查明出血点。因为出血量小,许可有充足时间仔细寻求出血点。用通常鼻镜发觉出血部位后,诊疗方法以下:
出血部鼻粘膜表面麻醉,在该部点涂5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利用其蛋白凝固作用使破裂的小血管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