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好课多磨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科学课.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好课多磨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科学课.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3/9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好课多磨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科学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好课多磨——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科学课
主讲:曾宝俊
时间:2009年12月1日
地点:“领雁工程”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文苑宾馆)
笔记本扉页上的几句话: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在思想的原野上狂奔!
心灵因思索而快乐!
思索,使人智慧!
卸去铅华,人生几何?
回首这几年的经历:
自我确定了一个目标,每学期设计一道来拿各界比较满意的课
这几年执教、指导过不少课,省级、市级、区级、校级……
有比较满意的,也有不太理想的,62节课。
一、一路失败,一路走来。
发现:很多时候上课不止是设计的事情,有时候会因为外界的因素使上课 有局限。没有因为没上好课,而停止追求。
现在:上课回归到朴实的状态。06年以前,很喜欢上一些新异的课,都比 较成功。06年以后,把教材里面的课上好,让老师们学****有很多课是这个角 度去考虑的。
什么级别的课,我都失败过:96年区三等奖;98年省三等奖;2000年省 二等奖;2001年国家级实验区科学教师培训会上灰溜溜的一节课。
现在,失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一点,更加圆润一点。有时候,课堂是一种 等待的艺术,不要着急。
二、怎样准备一节精致的科学课?
有人说:他会用一辈子准备一节课!
我知道:一堂好课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研究的;
一辈子都在追求理想的科学课
我喜欢不断挑战,喜欢设计新课。
我的承诺:你可以给我点课,不一定成功,但又一定思想。
今天,奉献给大家的:
既是总结,又是反思,更是研讨
没有经过证实,也没有深入地分析研究
纯属个人经验,错误在所难免,见谅!
(一)前几年的经验总结:
模拟科学过程,
追求理性思维。
立足一点突破,
追求心灵震撼。
挖掘活动内涵,
追求多维整合。
简化教学设计,
追求课堂生成。
关注情感体验,
追求心理满足。
例: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来谈谈这五个“追求”:
本课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把橡皮泥捏成碗型,可以使橡皮泥浮起来。 第二个借助一些可以浮的物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第三个潜水艇减轻重量 可以在水里浮起来。第四个往水里加盐,可以使土豆、鸡蛋等物体浮起来。这四 个活动如果在一堂课里做下去,加上导入、过渡和结尾,每个活动最多七八分钟, 只能隔靴挠痒。所以我把这四个活动分成两课时,第三个有关潜水艇的活动单独 做一课叫《自由沉浮》,其它三个活动我把它并为一课,而且这三个活动我重点 只做往水里加盐的活动,这就叫做“立足一点突破”。
这堂课层次非常简洁,第一个活动把材料清点一下放到水槽里。第二个活 动把沉的物体浮起来,这里我是埋下伏笔的,因为现有条件下土豆是浮不起来。 于是这时候老师出场了,我指着讲台的一盆清水说:“你们那个土豆真的浮不起 来吗?我来试试。”从学生水槽里捞一个来放进去,浮起来了!学生说:“老师, 你那水里面放了盐了。”当学生猜中你心里的答案时千万不要得意,“你又没看 到我放盐,凭什么说我这里放盐啦? ” "书上不是写的嘛,死海里面有盐,所以 人沉不下去。” “但是这不算证据,这是你的推理。要证明我这里面有盐,你该 怎么做呢? ” 一个学生手一举:“老师我来尝尝,如果是咸的就证明有盐。”这 时候我立刻说:“不可以,你也不知道放的什么,万一有毒怎么办?”当时硬生 生把他给吓住了。旁边小孩说:“你尝尝,老师不会毒你的。”我就说“你来试 试看。”他摇头不干。你这时候一定要丝条慢理的说:“不用尝,怎么做也能证 明我这里面放了盐了?”这个问题提出后全班安静了下来,虽然场面上是静的, 头脑却是活的。不一会儿一个小孩举手了 “你给我盐。”这时请注意点拨的技巧, 要让他展开思维:“你要盐干什么? ” “把盐放在我这里面,如果土豆浮起来, 就证明你那里面放盐了。”看到一个现象,模拟出这个现象就能证明这个现象里 面的结构是这样的,这就是模拟科学思维。
有个学生自告奋勇去食堂拿盐,我就对班内同学说:"他等会儿一定空手 回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和师傅说好了,没有说清楚拿多少盐,就不给他。果然 回来了,我们就告诉他每组一包盐。在这个时间内,我就组织学讨论:"放多少 盐合适?怎么放,是一袋全倒下去,还是一勺一勺地放?还是五勺五勺地放?小 组讨论讨论哪种方法好。”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 而第一需要。他不会想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课堂上学 生浮躁时,我们老师就要给他泼泼冷水,让他冷静下来。全班八个小组,只有六 袋盐,另外拿了两袋糖,那就凑合试试吧!结果放糖也能浮起来,我就告诉学生 答案不是唯一的。
这个活动的体现出来:
追求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看到陌生的现象,要做一个模拟的活动。 不仅仅是做,而是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