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用武之地的意思 汉语拼音的用武之地.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用武之地的意思 汉语拼音的用武之地.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用武之地的意思 汉语拼音的用武之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武之地的意思 汉语拼音的用武之地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2-000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时俱进,深入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了《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的精神,强化了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突出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利用”的关键目标,要求了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国家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础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部分《实施提议》中,新加进一句话:“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利用”。从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纲领》到本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50多年来,在汉语拼音教学要求上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下面就这句话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汉语拼音的社会价值
  汉语拼音,两千年孕育,三百年成长。一个世纪历史的积淀,成就了它的辉煌,它的诞生使中国难认、难学的“方块字”有了全球通用码。
  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过决议,正式同意《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既表现了中国以声、韵、调分析法为汉字注音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的高度表现了和国际语音学研究结果接轨的科学态度,为汉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语言大家庭中的一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自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中国推行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亿万群众普遍掌握的一个主要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语言文字规范、新闻出版、通讯、军事、外交、少数民族文字创制、对外汉语教学等很多领域中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中国当代化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工作中更是填补了汉字的不足,在众多的编码输入法中,汉语拼音输入法已经成为用户最多、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经过了ISO7098—1982《文件工作—汉字罗马字母拼写法》,使汉语拼音从中国的国家标准成为公认的国际标准;1996年中国又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础规则》;2021年10月31日中令第三十七号决定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该法第十八条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汉字文件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要求,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这一切全部说明汉语拼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教育大厦的一根主要支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读者和汉语这门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二、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依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1958年秋季,汉语拼音被编入小学语文书本。今后,汉语拼音一直被视为小学生入学后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主要语文学习内容。
  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的12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全部编有汉语拼音教学内容。有的把拼音关键内容安排在第一册识汉字之前;有的安排在第一册书本中间,先识字,以后学拼音;有的安排在第二册或二年级,先以耳听口授的方法识字,再学习汉语拼音,接着学习。
  课改十年,即使小学仍然坚持教学汉语拼音,但和连续多年的“外语热”相比,学生的拼音素养和能力出现了退化的趋势,其关键表现在: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