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种个鬼田豆田捉“鬼”.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种个鬼田豆田捉“鬼”.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种个鬼田豆田捉“鬼”.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种个鬼田豆田捉“鬼”

  在我故乡,有一个叫“粉青豆”的大豆。这种豆的特点是结荚多,颗粒大,产量高,社员们全部很喜爱它。可就是有一桩叫人伤脑筋的事:快到大面积成熟时,没等收割,它就“炸荚”。炸掉的豆子,掉在田里无法收起,差不多每十二个月全部要炸掉一二成收成;全大队两千亩大豆,就要损失四万斤左右的豆子。
  一九五九年秋收时,刮了一夜西北风,第二天早起一看,满田全部是豆粒,这真叫人心疼。我特地去请教老农,有没有措施使它不“炸荚”?老农说:这叫“鬼打豆”。祖祖辈辈种了几十年了,年年全部“炸荚”,是一点措施也没有的。
  眼看着生产受损失,我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想想自己离开学校,参与农业生产,就是想为集体增产出力,让咱贫下中农的日子过得更加好,现在怎能眼瞅着生产受损失而不想措施!那几天,不论上地、歇晌、吃饭、睡觉,我脑袋里总是离不开一个问题:“为啥豆荚会炸?又为啥年年全部这么?”老乡说“鬼打豆”,这是封建迷信,我根本不相信;她们说一点措施也没有,我也不一样意。我知道凡事全部要尊重科学,豆子炸荚,其中一定也有科学道理,只要把这道理找出来,弄明白了,也就一定能找到处理豆子炸荚的措施。于是,我决定下地调查。
  我趁中午太阳最炙人,豆子最轻易炸荚的时候,跑到地里去仔细观察。第一次观察了半天,没发觉什么问题;第二天又去看,还是没有看出问题。当初,有的社员见我在豆田里一蹲就是半天,便打趣地说:“怀流,你真要在地里捉‘鬼’吗?”我笑了笑说:“你等着,我一定捉个‘大鬼’给你看看。”第三天,我继续下地观察,从豆杆、豆叶、豆荚直到土壤全部一样样注意细看,结果,还是一无所得。这时,我即使心里很焦虑,但一点也不气馁,依然坚持观察,最终在第四天早晨,发觉了问题。
  那天太阳烤得地皮发烫,豆荚毕毕剥剥炸得直响。我拣起十几颗炸荚的豆子,重复观看,又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