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永州市高三语文冲刺联考(二模)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80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州市高三语文冲刺联考(二模)试卷.doc

上传人:54156456 2021/3/9 文件大小:8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州市高三语文冲刺联考(二模)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州市高三语文冲刺联考(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列加线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傍晚时分,橘子洲上长1200多米的彩灯如出水巨龙腾跃江面,点亮了长沙的璀璨夜空。
B . 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
C .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 .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2. (2分) (2018·十堰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在现有物流通道的基础上,榆中县人民政府计划兴建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将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业综合市场。
B . “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将以此为契机,明确发展方向,推广“人与生物圈”的核心理念和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C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相关产品在银行、机场等相对安全封闭的局域网环境下应用广泛。
D . 展览展出的各类化石及模型,揭示了从距今几万年到5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长河中,古脊椎动物的神奇演化进程。
3. (2分) (2019高三上·南京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 ,我能望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上的房屋。
①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
②赤脚站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
③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
④护城河上的灰色拱形石桥
⑤它就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
A . ①③⑤②④    
B . ①⑤②④③    
C . ④③①⑤②    
D . ④⑤①②③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4. (6分) (2017·宁城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现在是个已经是一种小众艺术了,一本诗集、诗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当然,这并不奇怪,全民一起向钱看的时候,诗的位序能排到哪里呢?但是,诗,的确阔过。从西周时代开始“诗”就成为“六经”之一,它是贵族君子必修课之一。诗不仅具有工具性,可以用来侍奉父母和君王,而且它还能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兴、观、群、怨”就是指诗歌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力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时,诗是人们的生活准则,因此,学诗、用诗是一体的。
那时学诗要学到什么地步呢?用过去的老话说,就是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这个“行动”孔子特别解释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学了诗,对内要能够处理国家政事;对外要能够熟于辞令,这样读诗才有用。春秋时代在外界场合还保持着贵族的肃肃雍雍的礼仪风度,直接利益要求,往往不会***裸直说,而是经常用诗曲折表达。这在《左传》、《国语》里常有记载。人们用诗体现了自身的教养与风度。
我们考察先秦文献,可以看到贵族君子,甚至没受过多少教育的都邑中居民—国人在对话中也常常熟练地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感到那时的人行事有规范,出言有文采。如《孟子》里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为齐宣王分析了他看到牛被屠杀之前以羊易牛的心理后,齐宣王说:“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他人”两句引得多好,用此赞扬孟子对自己的理解,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经过孟子剖析入微的解释,连颟顸的齐宣王都觉得深得我心。宋国都邑的居民出口也有文采,看来也是长期受到诗歌教育的民众。宋郑交战,宋国败绩,主帅华元被俘,后来逃了回来,宋国筑城加强防备,华元到工地巡视。筑城的国人编了歌唱道:“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华元支使他的副驾回答国人:“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筑城人再唱:“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没词儿了,对他的手下说:他们人多嘴多,我们干不过他们,快走吧! 华元尽管仗打败了,人还是很可爱的;宋国国人更可爱,他们出口成章,用诗歌挖苦执政者,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正是诗“兴观群怨”职能的表现。
成为“六艺之首”“王化之基”的“诗三百”经过汉代经师阐释,特别有了《诗大序》、《小序》的《毛诗》,其政治作用更加强化了。“诗三百”基本是四言诗,其体例是风雅颂三体,这成为历代制礼作乐之时乐舞歌词的基本模式,从汉至清没有什么改变,读者有兴趣翻翻正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