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柏拉图的诗[柏拉图诗人的罪行].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柏拉图的诗[柏拉图诗人的罪行].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1/3/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柏拉图的诗[柏拉图诗人的罪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柏拉图的诗[柏拉图诗人的罪行]
论《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诗(人)之罪
作者手里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这本书是柏拉图主编的2008年版,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印刷。原版是50年代的,进入新世纪后进行了调整和丰富。对文本中的一些错别字进行了修改,尽可能还原其历史面貌,将选本下限移至20世纪末。
[1]王台庆翻译的另一篇《柏拉图对话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他所翻译的文本,包括十二段对话,其中两段尚未翻译,一段是删节本。附录有两个,一个是翻译古希腊文献中记载的人物传记,一个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判;后一部分是作者对柏拉图的研究
[2]作品。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美学、伦理教育、诗歌灵感来源、诗人的负罪感等几个问题。八个独立的章节构成一个整体,每个独立的章节分别或共同体现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伊安篇》讨论的主题是诗歌的灵感来自上帝,上帝给诗人灵感,诗人在疯狂的状态下创作诗歌。《理想国》(vol . 2-vol . 3)论述了理想国家的制度和理想公民的品格,规定了城邦保卫者的教育课程,主张音乐和文学是教育的出发点,要求文学包含有益于青年人的健康的道德课,并以简单的叙事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歌词(文学)、乐音、节奏。音乐的音调和节奏要与歌词相适应,表现出勇气、适度和清醒。《理想国》(第10卷)对诗人提起诉讼,勒令其离开家门,从诗歌的模仿性和政治道德的实用功能两个主要方面挖掘诗歌(人)的犯罪证据。《斐德若篇》重点讲述了三个爱情故事,阐述了柏拉图的修辞观。《大希庇阿斯篇》讲美,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亚的争论,引出了美的真正定义,推翻了一些关于美的错误观点。《会饮篇》论述美与哲学修养的启迪。《斐利布斯篇》讨论的题目是美感。
柏拉图认为诗歌的罪主要有两种(人)。第一,诗歌的本质是模仿。这里的模仿不是对前人的模仿,与现在意义上的“创新”相对,而是对“理性风格”本质的模仿,“理性风格”的影子;其次,他们对诗歌的社会功能不满,认为诗歌败坏美德,不利于城邦的统治。
形式和内容:
柏拉图从诗歌的形式、内容、社会功能等方面论证了诗歌(人)之罪,从而给诗人下达了行军令。在形式上,柏拉图主张音乐和节奏配合语言构成诗歌,使用直白的表达方式;在内容上,柏拉图主张诗歌的主题应该是赞美上帝和英雄。在《理想国》(第10卷)中,柏拉图通过生动的隐喻和工匠画家作为跳板,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详细地证明了诗人的罪责。在柏拉图看来,有三种东西,即理性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性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宇宙中普遍的、永恒的原则规律。以
“床”为比喻,最本质的床是床的原理,不是人的意志转移的。木匠按床的原理做单人床,画家原则上模仿床,工匠做单人床。这里只有上帝创造的床的理性公式是真的,木匠做的作品也不完全是真的。木匠是床的“制造者”,而画家既不是床的“创造者”,也不是床的“制造者”,而是上帝和木匠的“模仿者”,模仿床的形状,与自然相隔三层。诗人和画家一样。从荷马开始,所有的诗人都只是模仿者。他们只得到图像,却不把握真相,无论是模仿美德,还是模仿自己写的所有题材。[2]
模仿派诗人对于所模仿的主体的美丑既没有知识,也没有正确的看法。他们以普通无知的人的美为模仿对象,借助伴随着美妙的节奏、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