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1/3/1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锡清明桥导游词
无锡是中原腹地,被誉为 太湖明珠 ,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锡清明桥导游词,欢迎参考!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1 无锡清明桥文化街区是无锡市比较新的旅游景点,因为 水上游 这个项目在20xx年才正式开通,到如今不过短短几年。但是,和它开放的年限完全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耐人寻味,与现代大都市里面的钢筋水泥完全不同,在这里,你仿佛置身于一幅唯美非常的江南水墨画之中,是那样的小桥流水、那样的诗情画意,充满着浓郁的水乡气息。
清明桥文化街区围绕古运河而建成,东南西北各个方位依次为祝大椿故居、水仙庙、定胜河、跨塘桥,整个面积达到了440000平方米。清明桥又叫清宁桥,它的整体构造雄伟却又不失小巧可爱,是无锡现今为止最大、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石拱桥,与沿岸的青砖白瓦照相辉映,古朴典雅、有着别样的味道,仿佛温婉可人的水乡女子,为古运河添上了一丝灵动的气息,是古运河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无锡的古运河包含在京杭大运河中,全长约有40000米,流经了整个无锡城,它的可以从商末算起,缓缓流淌的河水见证了无锡这座城市的繁荣和昌盛。两岸的民居鳞次栉比,斑驳的墙壁加上交织在一起的水弄堂,绘成了运河人家当年生活的一道缩影,若是游览时下起蒙蒙细雨,别提有多梦幻美妙了!
总的来说,清明桥文化街区是欣赏和品味江南水乡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的完美媒介,你一定不会失望。
无锡清明桥导游词2 清名桥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
清名桥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风貌河段。街区内文物遗址品类丰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涵盖了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形态。南长区委书记刘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修复改造后的清名桥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江南文化特色,延续了运河古韵的文脉,为无锡百姓寻求 老无锡味道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享受。
据统计,清名桥文化街区内目前拥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9处、牌坊8座、其他文物遗存17处,文化遗产之多、质量之高,在古运河两岸城市中屈指可数,该街区将着力打造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示范工程。
地处闹市区的无锡市清名桥文化街区,以20xx年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运河为中轴,南长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为独具特色的古运河江南人家文化街区。街区依河而建,因水而市。
据考证,清名桥街区在宋代以驿道驿馆为雏形,至明清而兴旺。古运河和伯渎港两条文化水道在街区相会,形成了街区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人文风情,并至今保留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 小桥、流水、人家 充分展现了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
,河面宽约20米,两岸前店后坊的江南民居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除水码头外,还有 官码头 、 神码头 、 丝 码头 、 窑码头 等,形成了千里古运河独特的 水弄堂 景观。由于受到良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