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21年委托公证书撤销.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委托公证书撤销.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3/1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委托公证书撤销.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委托公证书撤销

篇一:委托公证书怎样撤销
  浅谈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书摘 要 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书可办不可办,在中国公证 界现在存在着两种普遍的看法,一个是不能办理的否定说,另一个是认为能够办理的肯定说。本文在论述否定说及其理由、肯定说及其理由基础上,提出和论述折衷的肯定说。 关键词 委托 委托协议 不可撤销 作者介绍:俞子森,龙岩市闽西公证处,法学学士,四级公证员,研究方向:房地产、金融、企业、招投标等法律服务领域。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书,现在在中国还不是专业的法律术 语,只是存在于学者的看法和公证实践中,还没形成比较权威性的定义。笔者认为,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书是指在申请办理公证的委托书中含有不可撤销、不可单方撤销等内容的公证文书。这类公证书在中国公证界现在存在着两种普遍的看法,一个是不能办理的否定说,另一个是认为能够办理的肯定说。笔者认为能否办理这类公证书应依据详细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折衷处理,即公证处不可一味片面地采纳不能办理的否定说或能够办理的肯定 说,关键是怎样发挥公证员的专业优势及专长,把这类公证书办好, 让这类公证书发挥应有的用处,同时降低公证风险。笔者将这种看法归纳为折衷的肯定说。笔者借助本文,结合本处办理这类公证书的实践经验,在论述否定说及其理由、肯定说及其理由基础上,提出和论述折衷的肯定说,以期抛砖引玉。
  一、否定说及其理由
  中国《民法通则》第63条要求:“公民、法人能够经过代理人实 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时,该法第69条第2项要求:“被代理人取 消委托的,委托代理终止”。持否定说的学者同行据此认为,委托 书作为一个单方授权行为,委托人有权选择自己信赖的人授权给 她,让她为自己的利益从事某种法律行为,同时,当自己改变授权意愿时,也能够将授权给予收回,从而终止委托。可见,委托人在委托书中的不可撤销承诺一样含有单方性,这种单方承诺随时会随委托人取消委托而失效,因为它并不能产生限制委托人行使撤销权的实际效果,所以,该单方承诺不含有实际的法律意义。对于没有任何法律意义的条款,公证员可提议委托人删除。委托人坚持要求写上的,公证员可提议其和受托人一起申请办理委托协议公证。若其拒不删除也不愿意办理委托协议公证的,可拒绝受理公证申请。
  二、肯定说及其理由
  持肯定说的学者同行认为,当事人之因此约定“此委托不可撤销”, 往往是因为受托人已经支付了“对价”,如委托人能够随意撤销委 托书将损害受托人利益,所以,要求委托书不可撤销是合理的,公证机构是能够办理的。
  三、折衷的肯定说及其理由笔者认为否定说、肯定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含有一定的片 面性。不论采纳哪种看法,将对中国公证事业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在吸收了否定说、肯定说它们的合理性,摈弃了它们的片面性基础上,提出折衷的肯定说。笔者认为折衷的肯定说有法律依据、约
  定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含有相正确科学性。
  一 法律依据
  中国《民法通则》第63条要求:“公民、法人能够经过代理人实 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时,该法第69条第2项要求:“被代理人取 消委托的,委托代理终止”。中国《协议法》第410条要求:“委托人或受托人能够随时解除委托协议。因解除协议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该赔偿损失”。从上面 的法条能够看出,委托书能够单方取消的,委托协议也能够随时解除的。委托协议公证也如同委托书公证也存在着随时被解除的风 险,依据持否定说同行的逻辑,办理委托协议公证一样没有意义。持否定说的同行却认为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不能够办,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协议公证能够办,这不符法理,逻辑矛盾。再说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协议公证可不能够撤销,也并不是委托协议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上有约定了不可单方撤销的要求或条款,当事人所以就不会单方解除委托协议。依据持否定说同行的逻辑,既然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协议公证能够办理,那么不可单方撤销的委托书公证也照样能够办理。况且从上面的法条看,我们一样也能够了解为当事人也能够不行使单方取消权或单方解除权,对自己的权利能够进行自我限制或放弃。民商法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要求通常采取任意主义,不像行政法、刑事法要求的权利和义务采取法定主义,不能够随意放弃或不推行。何况从现在的立法趋势和司法实践上看,行政法、刑事法在包括较轻微的违法、犯罪方面的处理手段也越来越趋同于民商事法,如劳动法中工伤赔偿当事人在得到工伤赔偿后自愿放弃诉权,刑事法中的认罪协商,侵害人和受害人经过和解而免于刑事处罚等。笔者认为,上述法条正是折衷的肯定说存在着法律上依据。
  二 约定依据
  正如持肯定说的学者同行认为,当事人之因此约定“此委托不可 撤销”,往往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