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小儿常见病推拿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59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常见病推拿方法.doc

上传人:和合 2021/3/12 文件大小:5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常见病推拿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攒竹(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眉弓)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
  【位置】 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 拇指甲掐。
  【次数】 3到5次。
  【主治】 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 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位置】 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 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 5到10次。
  【主治】 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 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 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 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颈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次数】 推100到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主治】 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 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
  1、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大椎。
  【次数】30~50次。
  【主治】发热、咳嗽、项强。
  【临床应用】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症。此外,以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
  在穴位上提捏,至皮下轻度瘀血,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2、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
  【次数】拿3~5次,按揉10~30次。
  【主治】感冒,发热,上肢抬举不利等症。
  【临床应用】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临床常与"四大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无汗
  等症。本法亦为治疗的结束手法,称总收法。
  3、肺俞
  【位置】第三棘突下,。
  【操作】用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
  肺俞或分推肩胛骨。
  【次数】揉50~100次,推100~300次。
  【主治】咳嗽,胸痛,胸闷等症。
  【临床应用】揉肺俞、分推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久治不
  愈,加推补脾经以培土生金,则效果更好。
  4、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