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云南民族文化作业(精).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民族文化作业(精).doc

上传人:3239657963 2016/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民族文化作业(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云南民族文化作业: 20121090084 杨雨烨文秘教育一、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时期民族概念的传播及内涵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历程? 从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民族概念开始由萌芽状态向近代民族国家理论转变的近代化。此时期的民族概念同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和抗争史的现实需要紧密相连。由此决定了此时民族概念是由救亡图存之需,西方民族概念之输入和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概念因子构建起来。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几千年来中国因其强大国力和延续几千年而生机勃发的华夏文明而雄踞东亚,周边民族无不倾慕,因此,古代中国盛行几乎无明显民族界限的“天下主义”。“天下主义”存在主要是因为以文化标准的“华夷之辨”和不断有民族吸收汉文化同汉人通婚而形成版图内所有人群强烈汉文化认同感。而今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不仅打败延续“天下主义”清政府,而且把我国卷入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世界竞争体系中。在生死存亡争斗中,国人逐渐萌生了强烈的“自我”和“他者”的观念, 清帝国版图内的所有人在反抗侵略和压迫中逐渐从汉文化认同转化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鸦片战争后, 1882 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中首次在使用“民族”一词区分中国与外国的人群,有了模糊的近代民族概念,其原文如下“夫中国乃天下至大国也,幅员辽阔。民族繁殷,物产富饶,苟能一旦奋发自雄,……天下莫当于? ”其民族概念虽然不是很清晰且当时也很少有人使用次词,但是已经具有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影子。 1895 年严复在《原富》中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力图团结清朝全体臣民,坚决反对排满论的“种”的观念,从而提出“爱国保种”的口号。梁启超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在《东籍月旦》一书中将日语中的英语的 nation 转译为“民族”,现代意义的民族概念开始形成,1903 年他在《政治大家伯伦智理之学说》中向国人介绍瑞士—德国法学家、政治理论家伯伦智理的民族观念时, 如此阐述“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重要的特质有八: (一) 其始也同居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三)同其支体形状;(四)同其语言; (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因此梁启超也由此成为中国探讨民族定义的第一人。1922 年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强调了‘民族意识’在民族概念中的重要性。梁启超在构建我国民族概念的同时, 在历史研究中逐渐演化出致力于国家统一防止国家分裂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孙中山先生先后根据革命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构建了狭隘民族主义排满论的旧民族主义民族概念和致力于国家统一的“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的新民族主义民族概念。此时期,完成了中国民族概念的近代转化,中国传统的宗族主义国家理论向“民族—国家”理论转变,完成了构建“中华民族”内涵的国族概念,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抵御外辱力量源泉,终于在此时期,经过各民族的英勇抵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9 年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通过学术界和中国共产党努力传入中国,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也在葛真、杨松和王明等宣传下传入中国,但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实际影响,只是在革命去曾有限的探索和实践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民族理论成为我国民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指导理论。当时我国已经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走上民族国家独立的道路。前阶段为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民族概念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建国初期,国家处于全面向苏联学****以苏联的经验和苏联模式来建设国家, 在经济、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完全以苏联为标准,民族理论界也只能以苏联民族理论和斯大林民族定义成为金科玉律,成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百年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建国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民主建设成新中国的主要任务,相应的民族国家理论相应的也有了转变“1949 年之后中国的民族和国家理论有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前次的民族概念探讨基本是在‘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框架内展开,目的取得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后次的民族概念探讨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的框架内展开,目的是如何使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内部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权利。”因此,我国民族概念的构建便从以前强调团结中国版图内所有人群反抗外来侵略,转向如何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参政议政,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以便共享发展成果。在此种历史使命的驱使下, 1952 年开始,国家组织有关历史、考古和民族等学科的学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民族识别。在建国初期,我国各方面都照搬苏联模式,斯大林民族定义也成为了我们民族学界金科玉律; 在两大阵营的斗争中,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决定了我国必须旗帜鲜明采用斯大林民族定义;而且当时我国无系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定义来指导民族识别,斯大林民族定义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