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小雄 2021/3/13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布日期:2012-9-1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2012-06-02 10:59:58
依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 的总体要求,为做好计划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 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 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 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 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 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 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重点任务。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中 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转变高校创新 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 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 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
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三) 协同创新中心类型。
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 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 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 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 地。
,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 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 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 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 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 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 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 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 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 阵地。
(四) 实施范围。
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
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
(五)实施周期。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 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 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二、实施原则
(一) 统筹部署,分层实施。
各类高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协同 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订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先行先试,积极培育。鼓 励各地设立省级2011计划,结合当地重点发展规划,吸纳省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 环境氛围。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 与优势,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院所、骨干企业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 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 审认定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 机制。
(二) 分类发展,择优支持。
根据不同需求协同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分类型开展协同创新中心 的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 求、准入条件、评审标准、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在高校、 地方、行业等前期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
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 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体,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三)广泛聚集,多元投入。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 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 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和投入, 形成集聚效应;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 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 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优质资 源,吸纳社会支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 经评审认定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