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傅雷家书》读后感及心得体会800字
一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 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 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 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 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 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 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 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 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 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 “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 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 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
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 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 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 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 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 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 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 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 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 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 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 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 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 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 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 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 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 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 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 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三踌躇之间,用自己的拙笔写下这篇读后感,记 录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现心灵的触动。题记
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 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但 是,当我慢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 通的信啊!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