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西柏坡红色之旅心得体会2016-07-18浏览:分享人:姜昭楠 手机版
为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员团队踏上了红色之旅,去千 里之外的河北省平山县怀着朝圣的心态拜读革命圣地-一西 柏坡
平山县拥有2648平方公里,45万人,山岭丘麓的地形 地貌,盛产粮果瓜菜,地域宽满,而西柏坡村则是秀在深山 无人知的米粮川。三面环山柏树覆盖,中间一片芦苇地,分 为东柏坡和西柏坡。当时中央机关撒离苏区时只所以选择这 个地方,是因为平山县西柏坡纵横深隧,攻可进入太原城, 退可行走太行山,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另外这一地区党组织 建全,群众基础好,加上物产丰厚,所以是中央机关的理想 所在地。
一九四七年五月,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 次年底,毛主席在撒离途中信步于黄河岸边说,暂时放弃一 个延安,是为了解救一个中国……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泽 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领导人的简朴旧居和 办公室,倾听了导游讲解烽火岁月中的伟人事迹,人走物在, 一盘老碾,两架推车生发出许多遐想。我们参观了中央七届 二中全会旧址,在这里,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土地 改革运动,毛泽东制定了进京建米的军
事指挥室挂着一幅作战图,摆放着几部报话机还有棕亮的办 公桌椅,活脱出战时的匆忙。在这里,毛主席率领的总前委 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在三大战役期间,他老人家运筹帷 幄,每天计算着蒋军被歼的数目,事实灵验,随着敌军的消 亡和我军的壮大,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 令……曾经被俘的一位国民党将领不无感慨地说,就是这样 的作战指挥场所竟打败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在世界战争史 上也是一个奇迹 毛主席风趣地说,我们对前方一不送枪, 二不送粮,送的是电报。是的,在西柏坡没有先进的作战指 挥设备,有的是得胜的信念,集体的智慧和民众的支持,因 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来去匆匆,旅途劳顿,但在西柏坡展览大厅里人们仍留 恋于各种图像和展品。随着讲解员庄重的目光,胸中坚定着 对党的忠诚信念。天色已晚,在夜行太行山时,耳际回响起 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出自老区的歌。
长途跋涉拦阻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月 日至日,*** 党总支的百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拜和憧憬,奔 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查找革命先辈的足迹,懂得共和国建 立的历史背景,批准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 进54年前那个豪情燃烧的岁月,也一定是走进一部光辉、 厚重的历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溥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
为一般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 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标地点。在那之 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落始终在 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 国革命,使这片沉静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 时代波涛,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 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个地点召开了历时两 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完 全破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 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 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