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钻石的基础知识
篇一:钻石基础知识
一、钻石的形成及发觉
钻石,即矿物学中的金刚石,是碳元素经地质作用而形成,原生矿关键为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钻石最早发觉于印度,最大的钻石生产国为澳大利亚,其它关键国家有南非、前苏联、扎伊尔、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国家,中国开采钻石历史较晚,钻石矿床关键有湖南沅江流域、辽宁瓦房店、山东等地。在1880年英国人在南非创立戴比尔斯企业,从而垄断性地控制世界80%以上的钻石原石的开采和购销。
二、钻石的特征
钻石的组成是C元素,晶体呈透明状,在自然界中常以八面体、四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出现,其颜色常为无色、淡黄色、淡褐色, 天然产出的红色、蓝色、绿色等极其稀少。金刚光泽;。硬度为10,在宝石中硬度最高。。,正是 钻石含有较高的色散,使钻石产生五颜六色的火彩。
三、钻石的判定
钻石具金刚光泽和极高的硬度,已加工的钻石给人的第一眼的感觉便是其表面具强的光泽,棱线交角极其锐利。转动钻石,在其亭部底面上可见橙色和蓝色闪光。钻石具亲油性,将钻石表面滴一滴油,能够看到油在表面铺开成几近一个平面。钻石的热导性是宝石中是最好的,甚至于比金属的导热性全部好,所以借助热导仪能够将它和其它宝石区分开,但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个刚刚人工生产的宝石----合成碳化硅,其导热性也很高,这能够借助放大镜观察,合成碳化硅含有重影而和钻石相区分。
四、钻石的4C评价
一个钻石的好坏,是从四个方面去评价的,即重量(CARA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因为它们全部是以C开头,所以简称4C。
1、重量
重量是钻石评价的首要原因,这是因为钻石的价格差不多是重量的平方的一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价格=重量2×K(系数)。钻石的重量常见“克拉”和“分”表示,1克(g)=5克拉(ct),1克拉=100分。钻石的称重能够用克拉秤,也能够用高精度的电子天平,如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以克拉作重量单位时,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第三位逢9进1。对无法称重的钻石能够用经验估算法: 标准圆钻=腰围平均直径2×深度×(换算系数,)
2、颜色
钻石的颜色可分为两大系列,一系列为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另一系列为彩色系列。彩色系列可分为黄色、褐色、红色、蓝色、绿色、粉红色等。4C中的颜色分级是指第一系列即无色至浅黄(褐、灰)系列。钻石的无色透明在分级中用“白”表示。现在钻石的颜色分级在国际上有好多个系列,列表以下:
中国钻石颜色分级标准于1997年5月1日实施,其分级标准参考了美国GIA的分级系统,详细分级以下表(未加以说明均为未镶嵌裸钻石):
钻石颜色等级对照表
3、净度
钻石的净度是依据钻石中瑕疵的大小、位置、可见度、性质等来划分的,钻石在形成过程中及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来原因的影响,会形成部分天然特征的如结晶包体、羽状裂隙和加工过程中的抛光纹、烧痕等等。对钻石的净度等级的划分采取在10×放大条件下观察的清楚度为依据。现在净度等级划分和颜色等级一样,存在着多个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的GIA分级体系和CIBJO、IDC和比利时的HRD体系。中国的净度分级体系参考了欧洲分级体系
(FL:flawless; IF:interraly flawless ;LC:loupe clean ;VVS: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 ;VS:very slightly included ;SL:slightly included ;
SI:slightly included ; I:inperfect ;P:pique(法文))
4、切工
切工是指对钻石的切磨工艺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采取放大测量和镜下观察的方法,好的切工,是按标准百分比切磨出的,在钻石内部,外部光线会从一瓣面折射至另一瓣面,然后从钻石的的顶部散出,展现出五颜六色的“火”。假如不按标准的百分比去切磨,钻石从亭部漏光,所以切磨后的钻石没有火彩,看上去很死板,切工很差的钻石严重的会出现黑底或鱼眼效应。下面以标准的圆形钻来分析它的切工:
标准圆形钻石共有57或58个刻面,见下图:
冠部包含1- 台面(桌面)(1) 、 2-风筝刻面(8)、 3-星刻面(16)、 4-上腰小面(腰上刻面)(16) ,见下图
亭部包含1-下腰小面(16)、2-亭部主刻面(底部刻面)(8)、3-底小面(1或0)见下图
钻石的切工从比率和修饰度两方面进行,所以切工等级包含比率等级和修饰度等级,下面分别叙述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