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带孔齿轮轴内孔磨削工艺及夹具的改进设计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带孔齿轮轴磨内孔工艺及夹具的改进,从改进前后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进行比较,充分证明工艺、夹具改进后的优越性。
关键词:带孔齿轮轴;磨内孔;工艺及夹具的改进;生产效率
前言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齿轮的专业厂家进行教师顶岗培训,在培训期间,自己亲自参与了该厂进行的针对带孔齿轮轴精磨内孔的工艺、夹具的改进。该厂主要加工柴油机齿轮、拖拉机齿轮、纺机齿轮、汽车齿轮、外贸齿轮等,加工齿轮模数范围从1~6mm;加工的齿轮品种繁多,齿轮结构形形色色,从盘类齿轮到轴类齿轮应有尽有,其中轴类齿轮又有实心齿轮轴、空心齿轮轴、或一端带有内孔的齿轮轴等等
;一般来说轴类齿轮热处理后都需精加工轴承档,实心齿轮轴比较简单,只需外圆磨双顶尖磨加工即可,而对于空心齿轮轴及一端带有内孔的齿轮轴,多了内孔轴承档,所以外圆轴承档精加工后还需以外圆轴承档为基准来精加工内孔轴承档,以保证在齿轮精度范围内,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
1改进前的工艺及夹具
对于空心齿轮轴及一端带有内孔的齿轮轴,工艺流程大致是:锻造→正火→粗车→精车→齿形加工→铣键槽→热处理→校调→修研中心孔(或60°孔口角)→磨外圆→磨内孔→磨齿;在磨内孔时以前采用外圆磨好后,再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用三爪(或四爪)卡盘夹紧,搭中心架于磨好的外圆上校调外圆,磨内孔,显然这样做,生产效率太低。
。
改进前,原工艺为φ17和φ35外圆磨好后,再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φ17外圆,搭中心架于φ35外圆上,校正φ35外圆,磨右端φ38内孔,如图2所示。
. 37. 120轮拖变速箱中间轴是450系列产品中加工工序最长的一个产品且加工难度也较大,主要是端面φ80孔磨孔工序比较困难(见图3)。
改进前,原工艺为:φ70和φ40外圆磨好后,再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用三爪卡盘夹紧,搭中心架栏φ70外圆上,校正φ70外圆,磨端面φ80孔(见图4)。工效实在太低,每班只能磨20只工件左右,加上辅助时间,实际每只工件需要20分钟时间。
2改进后的工艺及夹具
,采用下图磨孔夹具,定位联接座(夹具体)与内圆磨主轴法兰相配,工件以φ17和φ35外圆及φ35外圆端面定位,与定位联接座内的固定衬套相配,加衬套的原因是为了定位元件磨损后,只需更换小件衬套,而不需更换大件夹具体,工件通过夹紧螺母夹紧于右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