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运动生理学: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上,通过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研究人体生理机能的反应与适应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刺激:各种能引起细胞、组织或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
*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能力
*稳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调节过程。
*反馈:在人体整体内进行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时,往往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发生改变时,其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成一种调节回路,这种调节方式就叫做反馈。
新陈代谢:生物体在不断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能量连续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径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称为---
*氧热价:通常把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食物的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摄入的O2 量的比值称为------
*基础代谢率: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指人体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
运动终板:
*静息电位: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有效刺激作用下,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会出现迅速而短暂的可逆行波动。
*局部兴奋:在低于阈强度的刺激作用下,不能引起动作电位,造成的只局限在受刺激部位的局部范围的原有静息电位的轻度减少。
缩短收缩: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
*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又称 离心收缩。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形式。
*绝对力量:一块肌肉在对抗它所能勉强移动的负荷下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
*比肌力:肌肉每平方厘米生理横断面所发挥的最大力量。
爆发力:在涌动技术中,通常把力与速度的乘积称为-----
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构成: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在肌肉中所占的百分比。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运动单位募集:指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与程度。
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可优先造成主要运动肌肉内部某类型肌纤维的肥大的现象。
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外呼吸(肺通气与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与内呼吸
肺通气:肺俞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情况总就是低于大气压,所以一般称胸内负压。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成人 男3500ml 女2500ml
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6—8L/min
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通气当量:指每分通气量与每分吸氧量的比值。
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氧扩散容量:指呼吸膜两侧的氧分压差为0、13kPa(1mmHg)时每分钟可扩散的氧量。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类型,称为---
*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平均75次/min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所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55%---65%
*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钟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5L/min
*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可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称为心力储备或心泵功能储备。
*需氧量: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的氧量。 250ml/min、
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又称 耗氧量。
*摄氧量: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利用或消耗的氧量。
*最大吸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心肺功能与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
氧亏:人在进行运动中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的差异。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
*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
运动性尿蛋白: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
位觉(前庭觉):身体进行各种(包括正负加速)运动与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觉。
本体感觉:肌肉被牵张以及肌肉收缩与关节伸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