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最风光,依旧秦淮河与岸.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风光,依旧秦淮河与岸.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3/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风光,依旧秦淮河与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风光,依旧秦淮河与岸
  十里秦淮风光无限,尽在蜿蜒的盈盈秋波里。秦淮河哺育着金陵儿女,两岸景致,也吸引着往来游人。不论是历史遗迹,风景名胜,还是新增的怡情去处,都有其独特魅力。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旅游城市,南京城内的秦淮河风光,则是外来人士必观之处了。也因此,这十朝都会的魅力,竞有三分都要借这十里秋波来展现。
  记者且行且访,饱览秦淮风情的同时,也了解到更多外来游客对此处风景的观感与评议。从书中读秦淮河的历史,到实地里来看秦淮河风光,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自然会有别样况味产生。而冲突到末的消融和解,则又如这十里清流一般,不知何时而生,浩浩汤汤千万年,又去向未来,不知何处将往了。十里新秦淮,依然旧情怀
  顺流而下,沿秦淮河观景,是最省心的游览法子。聪明的南京人也晓得投您所好,开发了环水的多条线路。而最为常规的招待外地游客的方式,莫过于坐上游艇,听导游小姐给您详细介绍这一路风情了。
  呈现在游客眼前的秦淮风光,与历史上骚人墨客所吟咏过的那些风光,已经没多少关系了。
  从石器时代开始,秦淮流域内即有人类活动。自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即为商贾云集的居民地。至六朝时期,名门望族群聚于斯,儒学鼎盛,隋唐之后没落下来,又成诗人凭吊怀古之所。宋明之后,渐恢复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写就无限传奇。但近代以来,战乱更迭,时局多变,秦淮河水一度污浊,两岸建筑悉数被毁,只落得一派凋敞景象。

  您现在看到的旧居也罢,新景也罢,其实全是新景。自1985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两级耗巨资对秦淮河两岸风光带进行修复,于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的名录上,又新添了这个名字。景致是新的,情怀却是千古如一的旧――登船坐稳,清风刚刚润了身子,夫子庙前的泮池码头就到了。
  自古以来,凡有学宫,必有照壁,泮池相伴。而与其他地方人工挖成一潭死水不同的是,夫子庙泮池是利用秦淮河天然形貌,在学宫前凹陷的一处引水作池,水为活水。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馆长周道祥告诉记者,这在全国尚属仅此一家。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南京城的繁荣就是从秦淮河的贯通开始,古人这样设计出活水来,也一定是有其用意的。“
  画舫游览,好处是灯彩通透,人声水声交和,船上岸上互动,富丽堂皇得很。而想要小舟纵横,现在的秦淮河上就没这机会了。趁着国庆长假重游南京的西安人罗玫女士还念念不忘十年前她自己在秦淮河上划小船的情形。“可以划,可以不划,人在船里躺着,船顺水就漂移了。我在船上忍不住唱歌,岸上。那文德桥上还有人拍手叫好呢
!现在小船都取消了,要玩就得上大船。”
  罗玫女士有些不尽兴了。事实上,秦淮河取消小游船,也是基于安全考虑。随着两岸风光建设开发日益精致,游客倍增。现如今的大画舫往返,尚且经常需要排队等候,倘再给数人一只小船,只怕秦淮河水面分个三层,也不够大家集体下水“煮饺子”了。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来自扬州的张先生对这句诗记得尤为清楚。凭这两句,他曾在白鹭洲明文化主题公园的展演中,得到过一瓶白酒的奖励。
  这里曾为明开国重臣徐达家族的别墅,旧景同样被毁,您现在所看到的草与木,砖与瓦,也都是后期依江南建筑特色修复的。
  明文化主题展演,是白鹭洲公园招待外地游客的重头戏。水榭间的木长凳上,坐着有缘同聚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