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技巧
一、人机交互方式
本章执行PMCAD得主菜单A、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数据
1、 特  点
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行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与修改方便等特点。PMCAD系统得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就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则平面,描述几何数据就是十分繁重得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精确定位得做图工具与多种直观便捷得布置方法;其二就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行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得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各种信息得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得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得界面。
由于该程序采用本专题自行开发得图形支持系统,具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得界面风格,图形快捷清晰、色彩鲜明悦目、中文提示一目了然、支持各类显示屏。
2、 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
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 熟知各功能键得定义
(2) 为交互输入程序准备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各为WORK、CFG,在PM程序所在子目录中可以找到该文件得样本,用户需将其拷入用户当前得工作目录中,并根据工程得规模修改其中得“Width”值与“Height”值,它们得含意就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得工程得实际距离。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
(3) 从PMCAD主菜单进入交互式数据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出下列菜单:
    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单。完成后切勿忘记保存文件,否则输入得数据将部分或全部放弃。
(4) 程序所输得尺寸单位全部为毫米(mm)。
3、 各结构标准层得描述过程
本程序对于建筑物得描述就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与节点,再在网格与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得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得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得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得整体描述。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得菜单次序一样:
第1步:“轴线输入”
就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得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就是与墙、梁等长得线段,也可以就是一整条建筑轴线。
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得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得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与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
就是程序自动将绘制得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与节点。凡就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得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得网格与节点进行进一步得修改、审核与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
第3步:“构件定义”
就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得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得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就是依照从下至上得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就是结构布置相同得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与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第5步:“荷载定义”
就是依照从下至上得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就是楼面均布恒载与活载都相同得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
第6步:“信息输入”
就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得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得绘图与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得整体描述。
第7步:“保存文件”就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得必须得步骤。
二、基本轴线图素
  节点
程序提供了“节点”,“两点直线”,“平行直线”及“折线”,“矩形”,“园环”,“圆弧”,“三点圆弧”等基本图素,它们配合各种捕捉工具,热键与下拉菜单中得各项工具,构成了一个小型绘图系统,用于绘制各种形式得轴线。
1、 绘节点
用于直接绘制白色节点,供以节点定位得构件使用,绘制就是单个进行得,如果需要成批输入可以使用图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2、 两点直线
用于绘制零散得直轴线,可以使用任何方式与工具进行绘制。
3、 平行直线
适用于绘制一组平行得直轴线。
首先绘制第一条轴线:以第一条轴线为基准输入复制得间距与次数,间距值得正负决定了复制得方向。以“上右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得间距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得总间距。
4、 辐射线
适用于绘制一组辐射状直轴线。
首先沿指定得旋转中心绘制第一条直轴线,输入复制角度与次数,角度得正负决定了复制得方向,以逆时针方向为正。可以分别按不同角度连续复制,提示区自动累计复制得总角度。
5、 连续线
适用于绘制连续首尾相接得直轴线与弧轴线,按[Del]可以结束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