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贵州省黔西县太来乡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贵州省黔西县太来乡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启示.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17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贵州省黔西县太来乡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州省黔西县太来乡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的启示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黔西县太来彝族苗族乡地处高寒山区,,辖13个行政村184个村民组,总户数6573户29640人,其中少数民族9811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是全省100个一类扶贫开发重点乡之一。
  2006年4月,省委确定石宗源书记定点联系太来乡后,他多次深入到太来乡及农户家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两年来,太来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石书记:“出精神、出经验”的指示精神和“路要好、山要绿、有水喝、人要富”的总体要求,围绕“打基础、调结构、抓开放”的思路,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按照“路要好”的要求,加强以乡村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重点建设“一纵一横一环线”交通骨架,目前已完成通乡油路14公里、、、、太来乡汽车站、荆江野济河旅游码头和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农网改造已经结束,电价由过去每度1~。11000亩中低产田土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实施。
  二是按照“山要绿”的要求,加强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完成退耕还林8707亩,实施天然林保护1700亩,荒山造林350亩,在榨房、方田村种植樱桃300亩、桃子100亩,建立了2100多亩草地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为贫困农户找到了一条长期致富的路子。依托野济河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完成沼气池建设1300口,并把建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民居卫生大为改善,农村环境较为整洁,在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上初见成效。
  三是按照“有水喝”的要求,加强以人畜饮水为主的水利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完成了五锁、沙寨两村小水窖建设200多口4556立方米,修建了水塘小学蓄水池250立方米。有11833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12公里的芭蕉大沟治理工程正在施工,可望解决
2000多亩土地旱涝保收问题。
  四是按照“人要富”的要求,加强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增收工程建设。在芭蕉、箐口等条件较好的4个村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了脱毒马铃薯、辣椒等2000多亩。培训农民2500人次,劳动力外出就业5100人。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茅草房改造514户,对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86户进行了易地搬迁。有869户1495贫困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全部参加了“新农合”。200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200元和470元。
  石书记在一份反映太来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材料上,高兴地写下“看到希望了!”,该乡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关键在于他们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创新机制,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群众欢迎、成效显著的扶贫开发路子。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以启示。
  
  启示一: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才能不断拓宽发展新思路
  
  解放思想是创新工作机制的基础。在太来乡,乡党委班子肩负着扶贫开发的时代使命,既光荣又艰巨,他们多次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学****宗源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扶贫开发实际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预防和克服急于求成、坐享其成两种思想倾向,进一步坚定了干部群众开展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干部解放思想中转变作风,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顽强拼搏精神,锲而不舍地扎实工作,逐渐形成了“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的太来精神。实行乡干部每周一到村夜访制度,与群众交流思想感情,研究脱贫致富路子,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变上访为下访。比如修建村组路的土地调整、茅草屋改造、农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改厕改灶和建沼气池等工程的具体落实,基本上在夜访中讨论解决。号召全乡干部把每周的星期六作为义务扶贫日,深入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