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昔洛韦致不良反应56例文献分析
苏卫华广建昆(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665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3) 15-0131-02 【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方法查阅2001年〜2009年因应用阿昔洛韦致不良反应相关文献41篇(共56例),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阿昔洛韦致不良反应多发生在31〜60岁之间, 大部分患者在用药10〜6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肾功能损害为主。结 论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阿昔洛韦的适应症、用法及用量,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阿昔洛韦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阿昔洛韦为人工合成的嘿吟核昔类衍生物,能够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 合酶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是目前最有效的抗I型和II型单纯疱疹病毒药物之 一、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等其他疱疹病毒有效[1]。作为核昔类抗病毒 药,其半衰期约为2〜3h,肾功能不全者可延长至18h[2]o为探讨ACV致不良反 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本文笔者收集了 2001年〜2009年有关ACV引起不良反应 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以阿昔洛韦、无环鸟昔等为关键词,检索2001年〜2009年CHKD、万 方医学、维普资讯、CBM发行的医药期刊,剔除综述及同一病例在不同期刊的 同一报道,查出ACV致不良反应文献41篇(共56例)。
将56例患者资料、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 分析。
结果
表1阿昔洛韦致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56例阿昔洛韦致ADR发生的时间分布见表3.
表3阿昔洛韦致ADR发生的时间分布
讨论
由表1可知,阿昔洛韦致ADR的发生与性别无明显关系;30〜60岁发 生ADR 39例(%),这可能与中年人免疫反应较强有关;另外,由于阿 昔洛韦是治疗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首选[3],而此年龄段患者感染疱疹的机会 多,因而发病率增加用药机会就增多,同时出现ADR的机会就大。
本研究中(表2),静脉给药引起ADR的比例高于口服与外用,%0 临床在应用阿昔洛韦时,应规范用药,重视选择药物剂量、浓度、滴速、溶媒、配 伍禁忌。在保证注射剂质量的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静脉药物的配置和操 作。严格执行医嘱避免输液速度过快、配置时间过长、配伍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最大程度的避免ADR的出现。
根据表3示多数ADR (%)在用药1小时内出现,表明阿昔洛韦 ADR以即刻型为主。因此,临床应用阿昔洛韦时,应重点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临床反 应,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防止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由表4可知,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