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错误》与中国古代闺怨诗.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错误》与中国古代闺怨诗.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3/1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错误》与中国古代闺怨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错误》与中国古代闺怨诗
  : 《错误》 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承受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笔者认为《错误》一诗只是取材没有跳出古代闺怨诗的传统,但在两方面却达到了古代闺怨诗难以企及的高度:一为中国古典诗韵与现代技法的完美结合;一是在痴情女子的忧伤上更进一层抒写了“浪子”的情怀。
初看郑愁予的《错误》其选材并不新鲜,仍没有跳出闺怨诗的题材,传统的古典诗歌中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在中国源远流长,上自《诗经》中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下至清朝的 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温庭筠的《望江南》:白居易的《长相思》等等。
《错误》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心上人归来的主题。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这个美丽纯洁如莲花般的女子在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意中人的马蹄声渐近,姑娘的心如莲花般绽放。却是人不归,怎的寐。女子的容颜又暗淡憔悴如莲花凋零飘落。寒暑轮回,物换星移,又是一年春好色,面对这片江南美景, “我”的女子感不到拂面的轻风;三月的柳絮飘飞,只是加深了她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春帷不揭,就像那夕阳落山后的青石街道,在黑暗中寂寞而清冷……这不仅让人想到刘禹锡的一句诗“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时间悄悄的挪移了,只剩下衣带渐宽与容颜憔悴。
我们不妨举一首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错误》与古代的闺怨诗在题材上是一致的。但以上只是对《错误》第二段的解读,如果我们纵观这首诗我们就能发现《错误》有两点达到了古代闺怨诗难以企及的高度。一是在痴情女子的忧伤上更进一层抒写了“浪子”的情怀。
郑诗都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然而有情人终成眷属,却永远是一句美好的祝词。“我”达达的马蹄声打江南走过——一介过客。留给读者深深的遗憾,
”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一种认为“我”是主动者,错误是由“我”一手造成的。笔者以为,这些理解有其可取之处,但存在一些应当纠正、澄错误。
《错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这是正确的,但既然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那就不应当理解为描写了一个女子如何如何的诗,也就是说,描写的主体应该是男子而不是女子。既然如此,它也就不能说是承受了闺怨诗的传统,因为闺怨诗的抒情主体,无疑应该是女子。李白的《玉阶怨》、朱庆余的《宫中词》、杜荀鹤的《春宫怨》、金昌绪的《春怨》无一不是如此。
其实错误所写的是一种浪子情怀。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