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律的平仄与拗救》专题
一、平仄的含义
律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如果不讲究平仄,一首诗尽管是八句,也不能叫做律诗。
这里所讲的平仄,是就中古汉语的声调而言的。中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四种声调就可以分为平仄两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例如:广西民族大学。
二、怎样识别入声字
广西籍的学生要是自己的母语是白话或平话的,就不难辨别中古的入声字,因为白话、平话均保留了中古的入声字。只要用白话、平话读,发音短促,以[-p]、[-t]、[-k]收尾的字,一般是入声字。例如:
接、立、集、十、级;[-p]
骨、发、笔、一、物;[-t]
屋、竹、六、局、国。[-k]
介绍几种分辨入声字的方法
普通话的平声字(包括阴平、阳平)中凡带鼻音韵尾n、ng的字都是中古的平声字,而非入声字。例如:南、宁。
普通话阳平调中,凡是不带鼻音韵尾n、ng而声母为b、d、g、z、zh、j的字,是中古的入声字;其他声母则有入声字,也有平声字。例如:ba(拔)、da(答)、guo(国)、za(杂)、zha(扎)、jia(颊)等字。
üe韵的字(包括yue、jue、que、xue、nüe、Lüe等音节),除个别外(如“嗟jue1”、“瘸que2”“靴xue1”)都是古入声字。例如:yue(约)、jue(绝)、que(却)、xue(学)、nüe(虐)、Lüe(掠)等字。
与下面这些音节同音的字,在普通话中不论念哪类声调,都是入声字:fa(发1乏2法3
)、la(拉1邋2蜡4)、za(咂1杂2)、de(得2德2)、te(特4忒4)、le(乐4勒4)、ce(策4测4)、se(涩4色4)、bie(别2蹩2)、pie(瞥1撇2)、die(跌1叠2)、tie(贴1铁3)、nie(捏1聂4)、zhuo(桌1琢2)、chuo(绰1辍4)、shuo(说1朔4)、kuo(阔4括4)。
入声字类推。如知道“白”是入声字,那么从“白”得声的字,一般是入声字(如:伯泊bo2魄po4)。如知道“合”是入声字,那么从“合”得声的字,一般是入声字(如:盒答鸽)。如知道“出”是入声字,那么从“出”得声的字,一般是入声字(拙茁倔)。
三、如何掌握五言律诗四种标准的平仄格式
,可以看成是在“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
音节形成的。这就有了四种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了四种不同格式的五言律诗。 “平仄相间”
“平”或全是“仄”。
。
“对”(出句与对句的平仄是对立的)。
“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或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示例:
出句 对句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平。 首联
〇〇〇〇仄,〇〇〇〇平。 颔联
〇〇〇〇仄,〇〇〇〇平。 颈联
〇〇〇〇仄,〇〇〇〇平。 尾联
四、课堂练习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详见课本1008页)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标准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实际平仄)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标准格式)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实际平仄)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标准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实际平仄)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标准格式)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实际平仄)
(李白的这首诗算是律诗吗?……)
五、律诗的拗救
(一)什么是拗救
违反了平仄格律就叫“拗”,对拗的地方进行补救就叫“救”。
(二)关于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问题。
这个口诀大致上是对的,但要注意以下几种拗救的情况。
(三)关于拗救的几种情况
1. 七言(丁)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的第五个字(五言第三个字)绝不允许由“仄”变“平”,否则就会出现“三平调”。所谓
“三平调”,是指句末连续出现三个平声字的这种情况。“三平调”是近体诗不允许的,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2. 七言(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五言第一个字)不能由“平”变“仄”,否则就 “犯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