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活动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活动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3/19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活动设计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活动设计方案
江苏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何金洪 邮编
214421
一、 活动背景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 十分严重,面积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 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其中以黄土高原地 区最为严重。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的土地贫瘠、农业低产, 而且使河流下游地区河床抬高,增加防洪难度,水库淤积,降低蓄洪 标准和供水效益等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 活动过程
拟设计以下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
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组由8〜10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 组长。全组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课题,通过分工合作搜集资料、 开展探究活动。在研究性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 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 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 高学****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 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研究性学****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从 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二)实践调查及部分成果展示
查阅、分析资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地图资料(如地形图、气候图、水文、自然 带等专业地图),了解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地处乌鞘岭以东, 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这里是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 向牧业过渡的地区。由此讨论出本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相互交错,自 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自然灾害频发。正因为如此,使这里的生态环 境相当脆弱,容易受破坏,不易恢复。
部分成果展示: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按联合国计算的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 /平方千米,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超过此数,如延安地区为47 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更有的县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重超载, 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开垦指数达到了极限……
材料二:表中为某地1970—1990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
1970
1990
耕地面积(公顷)
4. 0万
4. 6万
森林、草原面积(%)
18
10
气温年较差(°C)
33
36
年降水量(毫米)
44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粮食平均亩产(千克)
160
150
粮食总产量(万吨)
9. 6
10. 5
人口(万)
32
40
总结分析:
(1)从地理环境的要素上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高原面沟壑纵横,地形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降低。
土壤: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力低。
(2)历史上,黄土高原曾是墟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 区。但随着人口激增,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逐渐恶化,植被日益减 少,这是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主要从以下几点讨论人为原 因:
植被的破坏:历史上的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等,使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