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行业发展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89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行业发展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3/19 文件大小:8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行业发展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立足“碳中和”元年,拥抱能源新纪元
     
 
 
 
 
     
     
 
     
 
 
 
 
 
 
报告综述
“碳达峰·碳中和”趋势再起,海内外减排几何?
为了控制气候变暖,21 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速明显下滑,节能减排成为主要共识和历史趋势,目前全球已有 54 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对我国而言,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原煤,其次依次是原油、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在如此资源禀赋之下,我国做出了“2030 年碳达峰”和“2060 年碳中和”承诺,彰显大国雄心。
“碳达峰·碳中和”下,能源电力怎么发展?
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或将放缓,其中一部分来自经济增速的放缓,另一部分来自生产能耗水平的降低。预计未来煤炭消费占比明显下降,能源消费转向以新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是必然性的结果,未来增量的电力需求主要由风电、光伏和核电的增长来满足,水电虽有增长但增幅相对有限。新能源装机的快速提升将对处于消纳优先级末端的火电带来明显挤压,火电利用小时将持续下探。
“碳中和”路上的机遇和挑战
频繁落子布局,央企彰显转型雄心:以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大型电力央企参与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一方面源于“碳中和”的时代号召和央企觉悟,另一方面得益于央企低利率的资金优势,更灵活的目标IRR,因此对平价项目的建设意愿更加充分。
身位优势,造就龙头企业资源护城河:部分企业在早期即开始布局新能源发电,随着产业的积极发展,成为市场上规模领先的新能源运营商。先发优势使得这些公司具备资源优势,在国家推进“碳中和”、能源转型加快的背景下,龙头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
赛道切换急先锋,享“盈利+估值”改善双循环:传统能源运营商因煤价起伏带来业绩波动、新能源发展挤压火电空间,估值长期处于低位,发展空间也十分受限。部分公司发掘自身区位资源优势谋求转型,积极切入新能源赛道,成为传统能源转型的践行者。
“碳中和”下煤炭消费前置的可能性探讨:新能源设备制造需要消耗能源,或将改变原煤消费的节奏。短期内,由于煤炭消费的前置动力煤有望呈现量价齐升的现象;而在长期,受“碳中和”政策影响面临需求下行压力,供给预计也会被进一步压缩。在此情况下,资源禀赋优异、吨煤成本较低、管理能力较强的龙头煤炭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碳达峰·碳中和”趋势再起,海内外减排几何?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使得碳排放压力与日俱增,在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长 %的背景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速高达 %,2019 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 亿吨,相较 2000 年增长 倍。人均方面, 2019 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倍,虽然距离发达经济体仍有差距,但按照目前的趋势,2030 年左右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便将超越美国。
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 2030 年前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在《巴黎气候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在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上设立的更高目标。该目标提出后,“碳排放”、“碳中和”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等话题再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已现,碳减排仍需加码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概念中,“碳达峰”相对更好理解和单一,而“碳中和”则更加深刻和多元。 “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且此后开始逐年减少,主要实现路径便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按照此前的承诺,我国“碳达峰”将力争于 2030 年完成,但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已进一步加码承诺将确保在 2025 年提前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基于这一点来说,要想实现“碳中和”,广义上来说有 2 种路径:一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总体思路是在温室气体排放后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弥补和中和,例如碳补偿;二是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遏制温室气体无序排放,“碳中和”承诺彰显大国雄心:其实,早在 2009 年,我国就已在国际上做出了“碳减排”承诺,并分别于 2016 年和 2020 年又首次在国际社会上做出了“2030 年碳达峰”和“2060 年碳中和”承诺。截至 目前,我国历次在国际社会上做出的“碳减排”承诺均较好地完成:1)截至 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