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苏犁画册.pdf

格式:pdf   大小:14,782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犁画册.pdf

上传人:莫欺少年穷 2021/3/20 文件大小:14.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犁画册.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犁简解
• 苏犁字均忠,上海宝山人,生于1946-1984年,苏犁出身名门:“苏
三思堂”,父亲苏幼祥,大场名医,善治疔毒,积善乡梓,母亲早逝。
• 苏犁幼年好画,挥笔涂鸦,乐在其中。
• 青年从业上海第九设计院地质勘察队,常年劳作全国各地,置身于南
北山水之间,特别爱作山水画,同上海名家周逸范共入山水画大家应
野平门下,相交董芷林 、姚菊英、盛锡强等画友,与大场朱季禾、司
同,共同论画,切磋画艺,朋友们戏称“大场三家”。
• 海上陆俨少呼苏犁为小同乡,看重苏子才华,陆氏出身嘉定人也。
• 苏犁作品入展第一届“江南之春”画展
• 上海总工会“职工书画作品展”
• 宝山县苏犁山水画展
• 上海中国画院苏犁山水画观摩展
• 画展期间,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皆有报道
• “宝山县志”、“名人篇”著录苏犁生平及作品
绝唱与永恒——《苏犁山水画集序》
• 我于1974年年底由长兴岛调至大场供销社工作,1975年元旦
正式上班。因自幼喜好文墨书画,很早就风闻大场有三位本土
画家,名气很大。他们是“牛”画家司同、山水画家苏犁、花
鸟画家朱季禾。此时已进入“文革”尾声,形势严峻,文艺尚
未复苏,人人埋头自己工作,很少关心文艺。我与他们认识较
晚,交往不多。我在大场落地生根后,初时下乡搞农村工作,
1981年秋冬之交,我被调至行政上负责统计工作,不久,画家朱
季禾由宝山调到大场工作,与我恰在一个单位。由此结识,因
爱好志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在他介绍下,我自然而然地认
识司同和苏犁。我与司同交往稍多些,但与苏犁仅见过一二次
面,对他们的画,我十分钦佩。他们之间朝夕相处,切磋技艺,
渐渐衍成书画家圈子,后来成为大场镇书画之乡的因缘,或与
此有关。
• 宝山自宋成陆以来,九百年韶华飞度。作为百年古镇大场,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产生文人书画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生
于大场镇乡村医生家庭的画家苏犁,从小爱好画画,青少年时
代拜师学艺,后又得到行知中学美术教师杨嘉佑的指点,打下
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苏犁倾心宋元写意山水画,遍临古今名
迹,潜心领悟其神妙之处,仅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他就
临了5年,临了整整13遍,而临清代王翚《江山纵览图卷》鸿篇
巨作,则花了整整一年的心血。苏犁进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上海市第九设计院勘察队后,因工作关系走遍祖国各地,沿途
考察,实地写生。尤对山脉的隆起、老化、塌方、滑坡、河流
早期、中期、近期演变;植被的分布、生长、种类、土壤等诸
如此类的地质地貌,都从地质专业研究的角度予以观察、分析、
描绘、使画出的各地山水画因地质地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他笔下的山水形态逼真、不落窠臼。加上他的笔墨技法和扎实
功底使其山水画品格更胜一筹。代表作《青山几何》、《拾级
上中天,极目关楚地》、《三青山》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他来不及将大量写生画稿重新整理创作就撒手人寰,于1984年
• 10月5日病故了,年仅38岁。英年早逝,人天同悲。他留下的大量
的珍贵的写生手稿成了无价之宝,据说沪上一著名老画家从中获得灵
感,创作了许多精品佳作。在他病重期间,在其家人及朋友奔走操劳
下,1984年4月先后在宝山县文化馆和上海中国画院举办《苏犁山水画
观摩展览》,我都去观展。应野平、邵洛羊、富华等名家都给予较高
评价,称赞“宝山又出了一宝”。其艺术特色:山水一丘一壑清秀超
逸,气息隽雅。得宋元笔意,形神宗清代四王,以仿古为最。用以表
现山石和树皮的皴法最见功力。山石的皴、有牛皮皴法有披麻皴、直
擦皴、两点皴、卷云皴、斧劈皴、折带皴、鳞皴、绳皴、叉麻皮皴、
梭皴等等。镕铸南北画派于一炉,可谓别开生面,画届绝唱。
• 现在苏犁家人及好友朱季禾、吕金元等与有关方面精心操办《苏
犁山水画遗作展》并出版画集,嘱余作序,以此纪念他逝世30周年,
是非常有意义的。人的生命有限,而艺术是永恒的,苏犁地下有知,
当含笑九泉矣!

• 丁惠增于沪上墨趣斋甲午孟夏
邵洛羊书
林曦明书
单晓天书
赵冷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