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210例骨伤卧床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排便的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的排便情况均得以显著改善,经过护理干预,排便优良74例(%)、改善133例(%),无效3例(%)。护理前,患者的饮食护理满意度、服务心态满意度、认知度与护理后相比,护理后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骨伤卧床便秘患者护理中,实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并可促使患者及早消除便秘症状,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骨伤卧床; 便秘;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104-02
doi:.
骨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因而术后易于产生损伤性疼痛症状,患者的饮食习惯、排便等也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引发便秘。粪便长时间储存于患者的肠腔中,易于发生粪便干燥、硬结的情况。主要表现:肛门疼痛和腹胀、食欲减退,排便困难,便秘亦为骨伤患者卧床多发的症状,这一症状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除此之外,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均非常不利[1]。脊柱病症者,易于产生一定程度的便秘症状,且便秘的发生率在85%左右。为此,本研究选取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0例骨伤卧床便秘患者,分析骨伤卧床便秘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210例骨伤卧床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女分别为152、58例;年龄22~62岁,平均(±)岁。包括腰椎体骨折、结核、椎间盘突出各45、11、154例。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各183、27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习惯性便秘症状,手术后7 d自发性排便<2次。
护理方法
发放防治便秘健康指导量表,然后现场收回。结合表中的内容,对患者实行饮食指导,并教会患者家属腹部按摩的方法,定时为患者进行按摩[2],以便促使患者及早恢复排便的规律。
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病情,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每日三餐均保证蔬菜和粗细粮的营养搭配。每日清晨空腹饮用300 ml的蜜水,且全天的饮水量应
≥2500 ml。餐前、后,进食150 mg的水果,平时多进食一些新鲜的地瓜和绿叶蔬菜、香蕉及苹果、海带、玉米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清早饮用温开水时,添加蜂蜜和香油各30、10 ml。
按摩护理,取患者的仰卧位,双膝屈曲,确保腹部处于放松状态,自然呼吸[3]。然后,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重叠于患者的腹部,顺着升结肠和横结肠、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的方向,实行反复按摩,且需确保按摩力度的适宜。腹下陷2 cm,幅度应以小到大的方式按摩。 h按摩,每日按摩的时间为15 min。
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便秘的相关知识、产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