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追梦的人(纪实文学).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追梦的人(纪实文学).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3/21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追梦的人(纪实文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追梦的人(纪实文学)
  十九岁那年,小代走进新萌学校时,他脑子里还没有任何“特殊教育”的概念。他是1993年昆明体育学校同级毕业生中两名最优生之一。领导找他谈话,说要分他去做特殊教育,他想,特殊,一定是最好。这个来自晋宁农村的孩子,眼睛没眨一下就一口答应了。一进校门,他却傻眼了:一群学生,有眼斜的,有嘴歪的,有站不直的,有随时倒地口吐白沫的,甚至还有坐在轮椅上的――他们分别患有脑瘫、癫痫、狭颅症、自闭症、唐氏综合症以及其他原因不明的智力障碍病症,而且全是中重度。这些“怪病人”,小代不仅没见过,连这些病的名称也是到校后才第一次听说。现在,要跟这些怪病缠身的学生上课,而且是体育课,小代顿时感到束手无策。
  先于小代到校的同事告诉他,这就是特殊教育。教育的原义都是开启心智,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前面冠以特殊二字,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特殊:由于疾病和不明原因,他们的智商全部远远低于正常人。智商原来是一个可以用数值来测定和描述的概念,常人一般在90-110之间,高于这个数值的通常被叫着“高智商”――比如爱因斯坦,智商已经到达180,低于70的则被称为“弱智”,如果低于25的则被归为
“测不出”。新萌的学生,大多属于后者。
  数值和数字都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真正让小代对“特殊”二字有直观而深刻的印象,是他到新萌后上的第一堂课。他让一个班的学生在操场集合报数,这些有严重智力障碍的学生,不会与人配合,不会接受指令,连最基本的定位站立也无法做到。小代必须跟每一个学生反复讲解、示范、纠正、肯定、鼓励,然后周而复始,效果归零――刚开始纠正了队尾,队首却乱了;顾及了队首,队尾却散了。一堂课下来,就十来个人的班级队形,依然像扶不起的稀泥,小代却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了。严重的挫败感让小代也像稀泥一样瘫在操场,,跟眼前这些智障儿处在一般高的位置,他看到的是一双双空洞而木讷、单纯而无辜的眼睛。怎样让这些眼神跟自己有一点交流,让他们长一点记性呢?小代知道,自己必须放下原来那些带一支篮球队、带一支足球队的梦想,他首先要做到的,是让特殊孩子学会最简单的站队!上第二堂课前,小代提前在场地上用粉笔画好每个学生站位的位置,然后给学生示范,怎样才能做到10分钟、20分钟下来,双脚不擦不碰粉笔圈儿的动作;到第十堂课,小代让每个学生死记自己的数字,然后反复练****报数;第二十堂课,小代让学生练****不画圈儿的站位,不死记的报数……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往前挪步似的教化,大半年下来,一个班级的站队终于可以在指令中顺利完成!如果说这也算成就,那么,它是常人根本无法体会的成就。但是在小代心里,却如同平静的港湾扔进一块巨大的石头,它激起巨大的涟漪:有一必有二,谁说对智障孩子的体育教育注定是无用功呢?
  针对学校场地狭窄而学生病因多样的特点,小代设计出“时时皆锻炼、处处皆体育”的新萌体育模式,台阶、楼梯、墙壁、护栏、花坛、树干,都成为学生锻炼某种身体机能的场所。因为这些熟视无睹的细枝末节,正是学生回到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场景。比如上楼梯,智障儿童以前基本要靠家人或背或抱,才能回到家中。小代将上楼梯设计为体育课的课堂内容,让不同的孩子从依靠搀扶,到自己单腿挪动;从手脚并用,到双腿交替迈步……某一天,当脑瘫学生欧阳花放学回家,自己一点一点挪步上到二楼家中时,她的父母顿时惊呆了。他们跑到学校,几乎要跟代老师下跪:因为就是这个小小动作,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到自己老了抱不动孩子时,孩子可以自己上楼回家了!
  予人一滴水,先备一桶水。这是普通学校对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特殊教育学校,说实话,老师们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比如小代,篮球是他原来的专长,足球是他一直的爱好,田径也有他某些强项。要让自己的学生掌握其中任意项目技能的百分之一,那他就会成为特教领域了不起的体育名师。特教老师差的不是一桶水,而是怎样将那一滴水有效地灌溉进一株焦渴的禾苗根部。智障儿是迟开的花朵,耐心守候和精心呵护一样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了解学生,真爱学生,是分解动作要领的第一步
――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步。小代为此主动请缨,他除了上好9个年级每周近30节的体育课,还担负了男生午睡***的任务。可别小看这***二字。它意味着,你永远没有下课的时候。对于智障孩子来说,下课后的某些情形,可能比上课还难以面对。因为这是一群身患各种严重疾病的孩子,是一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是一群没法与人交流的孩子,而且还是一群多数家庭条件极其困难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一个家庭发现自己惟一的掌上明珠是一个严重智障儿时,他们一开始会倾尽所有,遍访名医,结果却是希望一点一点破灭,家庭因此返贫,夫妻因此反目,最后沉入无尽深渊――半数以上的智障儿背后,是一个山穷水尽的单亲贫困家庭。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