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厘米教学设计一厘米说课稿
《一厘米》是苏教版语文初三上册的课文,《一厘米》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一厘米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一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3、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
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学生讨论为主
教 具:尺子,幻灯片
课前准备: 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查字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并熟悉课文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一、设疑导入:
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
学生各抒己见
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 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
2、 师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并配有作者相关图片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x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x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3、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解释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默读,几个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等。
熟悉课文基本故事情节。
2、说说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作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3、根据前几位同学的回答,请以课文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用自己的话给
大家讲讲课文所发生的故事。复述时应适当地突出人物的外貌,心理,细节等描
写
4、师把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并板书:
车上陶影为小也买票——张师傅送票――寺庙门口发生争执――被误解逃票扫兴而归――投书报社讨回公道――两位领导登门――拒绝赠票――挽回尊严
5、文章是按什么线索组织全篇的?
“买不买票”是课文的线索,而这关键就是那“一厘米”。
6、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段落分析:
点拔:这篇小说围绕“一厘米”,通过主人公陶影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执著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主人公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达对不完美的理解宽容,对正直善良与责任感的褒扬。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交待主人公的做事原则和身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围绕“一厘米”集中写了主人公陶影与儿子乘车的一次经历。
第三部分 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庙参观”到结尾:围绕“一厘米”,集中记叙了主人公与儿子一次参观寺庙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想想陶影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