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危险源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险源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21/3/22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险源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为了辨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制定此制度。

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等管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导致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危险有害因素分为10类。

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批准公司一级危险源汇总表。
安全部
负责组织、监督管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活动,并编制一级危险源汇总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其它相关部门
组织实施本单位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编制本部门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源分类主要有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方法。
危险源识别条件
,即:正常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
,即: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进、报废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即将产生的安全状态。
,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各部门按作业场所、设备、岗位辨识,并结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和记录、访谈等进行。
,报安全部审定或备案。

风险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判定准则
,确定为一级;
,确定为二级;
,确定为三级;
,为四级;


作业危险性是下列三个因素的乘积: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
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 E;
事故的可能后果 C;
危险指数 W=L*E*C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L
分 数
完全预料到
10
相当可能
6
不经常,但可能
3
意外,很少可能
1
可以设想,但极少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中的状况(E)
E
分 值
连续处在危险环境中
10
每天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