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ppt

格式:ppt   大小:48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1/3/22 文件大小:4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H7N9禽流感防控
连云港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4月8日
疫情概况
全国:截至4月7日,全国共报告20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人。病例分布于上海(10例,死亡4例)、江苏(6例)、安徽(1例)、浙江(3例,死亡2例)4省市的15个地市级区域。报告的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
江苏报告6例地区分布:南京3例,宿迁1例,常州1例,苏州1例。
截止2013年4月7日,我市尚未报告H7N9禽流感病例。
禽流感概念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为鸡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引起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可能引起区域性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生物学特性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流行病学
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与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与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与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与急性肾损伤等。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与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临床表现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与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与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