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1
对于常常和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通常规律,具有多种常见文体写作的基础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详细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部分基础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多个问题。
一、做好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足,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极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要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贮备。首先,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主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其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利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因此,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促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标和计划。假如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因此,在公文写作前,必需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详细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详细、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假如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和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常常参与会议,感受气氛,经过多个路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相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表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确保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落实和落实。因此,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需经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目前时代的脉搏。这是很主要的。
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部分资料,常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停发展改变的,当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常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鲜事物,不然,就轻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轻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
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碰到写大材料或是在省市领导来去急忙,一人准备汇报材料来不及的时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就是采取“统—分—统”的组织写作方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