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唐山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格式:doc   大小:28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山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21/3/23 文件大小:2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山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山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鱼龙混杂的化妆品市场,已经乱到让人们真假难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最好去正规的大市场购买。
②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办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党全国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③今年夏天,骄阳似火,都市人都喜欢在周末来到乡村享受清凉,采摘品尝新鲜水果,陶醉于瓜田李下。
④黄秋望略沉思,挥毫写下楷书“五风十雨农家乐,万紫千红大地情”,字字工整有力。在场的人们无不拍手叫好。
⑤强冷空气影响之下,气温持续下降,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 , 冰凉透骨。
⑥潘天寿曾在1956年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空谷足音 , 在今天,更是绝无仅有。
A . ①②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⑥    
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些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B .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和工作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
C . 当教育部门的减负措施开始逐步实施时,杂志社便决定出版一些科学知识与文学鉴赏特性兼备的读物,用优质的出版物来填充这样一个真空地带。
D . 中国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宿愿得以实现,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实在是加大基础建设、解决一些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最终把中国足球纳入成熟的职业体制。
3. (2分) 下列各句中,语言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A . 惊悉家父仙逝,我不胜哀伤,特此沉痛哀悼。
B . 阁下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C . 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 . 你有问题,一定要向我询问,我将鼎力相助。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4. (6分) (2015高二上·海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