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格式:ppt   大小:7,672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上传人:相惜 2021/3/23 文件大小:7.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博物馆案例分析
——
苏州博物馆
学生:



指导老师:高盛老师
王胜斌老师
精品课件
目录
一、关于设计者


二、关于博物馆







三、总结
精品课件
一、关于设计者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精品课件
一、关于设计者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精品课件
一、关于设计者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精品课件
一、关于设计者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精品课件
一、关于设计者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精品课件
二、关于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相邻,占地面积15000平米。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2003年始建,2006年中秋节开馆,历经三年。它的建成弥补了苏州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实风范现代感的建筑。
精品课件
二、关于博物馆

新馆的所在地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北倚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精品课件
二、关于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一个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叫做“中而新,苏而新” 。在被自己成为“圣地”的博物馆馆址所在地,贝聿铭要把圆满的句号画在故乡的土地上,这片充满挑战的地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新馆建筑要如何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中而新,苏而新”这一设计理念是贝聿铭在设计之初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最早定位,一经提出也得到了国内众多建筑大师的赞同。
“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称之为“中而新,苏而新”。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