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1年北部湾:中越合作之湾中越北部湾划界是中国第一条.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北部湾:中越合作之湾中越北部湾划界是中国第一条.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3/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北部湾:中越合作之湾中越北部湾划界是中国第一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部湾:中越合作之湾中越北部湾划界是中国第一条
  中越两国在处理北部湾划界争议后,合作步伐不停加紧,从渔业资源合作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从海上渔业联合监管到两国海军联合巡查,再到建设环北部湾经济圈。北部湾,这个昔日曾频繁引发中越争议之湾,已成为中越两、友好、合作之湾。
  2021年1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越共十大产生新的领导集体后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访越,也是胡锦涛时隔一年后再次访越。中越发表中越联合申明,双方表示将“继续落实好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
  历时26年达成划界协定
  北部湾,在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所环抱的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最宽处约180海里,最窄处约110海里,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它有两个出口,较小的出口是琼州海峡,较大的出口是中国海南岛和越南海岸之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海湾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战略地位主要。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既相邻又相向。历史上,中越两国除了按各自宣告的领海宽度进行管辖外,从未划分过北部湾。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新的国际海洋法的出现,两国经过谈判划分北部湾已成为顺应新国际海洋法发展的必定要求。
  中越北部湾划界争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谈判前后历时27年,分三个阶段。一是1974年,二是1977~1978年,三是1992~2021年。前两次谈判因为双方立场相差甚远,无果而终。2021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正式签署划界协定。
  1991年中越两谈判处理包含北部湾在内的边界领土问题,两国分别成立了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开启北部湾第三次划界谈判。
  从1992年到2021年,中越双方共举行了七轮政府级谈判、三次政府代表团团长会面、18轮联合工作组会谈及多轮的教授组会谈。尤其是在1999年中越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在2021年内处理北部湾划界问题的共识后,仅2021年这一年,中越划分北部湾联合工作组就进行了第12至18轮谈判,渔业教授组进行了六轮谈判,测绘教授组进行了七轮谈判,其间政府级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王毅和越南外交部部长助理黎功奉举行了三次非正式暂时会面,对谈判直接进行指导。
  2021年12月25日,中越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越有关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2021年6月30日两协定同时生效。
  北部湾划界协定确定了中国第一条海上边界线,意义重大。
  第一,北部湾划界协定确定了中越在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分界线,是中越双方适应新的海洋法秩序,公平处理海洋划界问题的成功实践。依据中方提出的两衡的基础看法,取得了划归双方海域面积大致相当的公平结果(中越所得海域面积分别是万和万平方千米),同时也经过缔结渔业合作协定实现了划界后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养护。
  第二,北部湾划界协定是一个双赢的安排。两协定的达成显示了双方完全有能力、有智慧,经过友好协商处理好两国关系中长久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北部湾地域的长治久安。
  第三,北部湾划界是中国海上边界划分的首次实践,为中国以后和其它邻国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