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21年华为麦芒7 在乡村,被麦芒刺伤.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华为麦芒7 在乡村,被麦芒刺伤.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2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华为麦芒7 在乡村,被麦芒刺伤.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为麦芒7_在乡村,被麦芒刺伤
没有谁比我更清楚自己的底细,没有谁比我更靠近贫瘠的土地。我的身份我的户口我的籍贯我的坐标我的职业我的童年我的爱人我的一切的一切,全部和农民这个名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我的祖父是农民,我的母亲也是农民,到了我这一代,一个个全部变了。变的开始疏远土地,变的想要逃离乡村。不一样的姿势饰演着不一样的角色,生为“余”家长子的我,也按奈不住内心淤积多年的酸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背叛。背叛我的记忆,背叛我的灵魂,背叛在乡村生活的那二十年时光。
  多么期望时光能够倒流,多么期望回到二十年前,包含我出生的那个地方。
  自从离开了岑河,我就一直牵挂着乡村。不知道堂屋后拴着的那头耕牛,是否依旧年轻;不知道菜园子里的那棵枣树,夏天是否挂果冬天是否落叶。能够毫无保留的说,念大学的那几年,是我一生中最内疚的时刻。
  尤其是在五月将要来临的时候,内疚感会愈加强烈,甚至迫近胸口。对于农民来说,五月是一年中最忙的月份,刈麦、打油菜、栽棉花,全部是在这个月份要做的事情。这些农活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每一件农活干起来,全部有很烦琐的工序。比如栽棉花,首先要做营养钵,一亩田大约要做七八千个营养钵。我家种了十几亩的棉花,不难推算需要多少营养钵。母亲的手心磨出了厚厚的一层茧子,全部是没日没夜做营养钵给整的。接着就是育苗,假如运气不好,赶上气候不正常温度忽高忽低,苗床上的棉籽难免糜烂,那就得从头再来。移栽棉苗之前,需要耕地、施肥、浇水。或许对于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来说,这些付出还远远不够。
  四十出头的母亲,已经有三十余年种麦的经验。母亲每十二个月全部要种上三亩地的麦子,尽管麦子的价钱一跌再跌。在乡村,生活了快要二十余年。这些年来,我从未私自离开过这片土地,哪怕一次。我对乡村的忠诚,和母亲一样。我对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经脉,已经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我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尽管它的样子丑陋至极,尽管它营养不良患有先天性的贫瘠综合症。
  土地和我原来素不相识,是母亲在中间做了多年的媒人。母亲常对我说,出生在农村,不论是喜爱农民这个行当还是不喜爱这个行当,全部要善待每一寸土地,善待土地上的每一株庄稼。要知道,土地也活得不轻易。
  母亲的一般话说得跟方言一样流利,言下之意已经超越了农民这个高度。今后,我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湖北,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在王渊村,母亲算是一个称职的农民,她的勤劳,她的善良,我敢说无人能比。
  不论是在深秋的西风里,还是在严冬的北风中,母亲全部习惯到麦地里走走。在麦浪中穿梭的母亲,像极了检阅军队的首长。每一丝动静全部逃不过她的眼睛,因为母亲把麦子连同土地一起搁在了心上。
  多雨的季节里,母亲戴着斗笠,披着单薄的棉袄,在麦地里挪动着孱弱的身子。给小麦添肥的时候,母亲把腰弯成了一个标准的直角。母亲说给麦子添肥要抓紧时间,什么事全部不能落在季节后头。天晴朗以后,母亲一点也不闲着,除了一日三餐,整天蹲在麦地里剔除多出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