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堰顶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堰顶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3/25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堰顶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堰顶实验报告
堰流流量系数测定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堰流流量系数m的测定方法,了解流量系数m的物 理意义。观察淹没堰流的水流形态和特征。
点绘实用堰流流量系数m与堰上水头H0的关系曲线。
2、 实验基本原理:
通过溢流坝的流量可用量水堰测得,求得过堰的流量 后,即可通过堰流公式
3/2
反求流量系数:Q?
0,可以得到:m?
o实验中改变流量Q可测得相应的堰顶水头H,然后计 算出H0和相应m,即可绘制m与水头H0的关系曲线。
3、主要仪器:如下图所示:在玻璃水槽中装有实用堰, 并在水槽首部装有90的三角量水堰,堰前有水位测针筒。
二、实验操作部分
1实验步骤
放水之前,用活动测针测出堰前槽底高程▽低和堰顶高 程▽堰顶,堰高P二
▽堰顶-▽底。
关闭首部的泄水阀,打开进水阀和尾门,保持堰流为自 由出流,待水流稳
定后测读三角堰上游水面测针读数▽,三角堰水头 H=V-VO,根据Q—-H曲线图查Q值;或者根据Q二/s计算Q 值。
用水位测针筒测读堰前水深h,约在堰顶上游H以上断面 处,得
到堰顶水头H堰=h-P, P为堰高。
?0?02Q
计算行近流速vO和堰上水头HO , ?0?, HO?H堰?。
2gBh
按堰流流量计算公式计算流量系数m值。 改变流量,
重复:T5步骤,共做8次。
试验完成后,可关小尾门,抬高下游水位,观察淹没堰 流的水流形态。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要检查水槽首部泄水阀是否关闭,否则,所测流量与进 槽流量是不相等的。 堰上水头一定要在距离堰顶3~5倍水 头以上处测量。每次调节流量一定要待水流稳定后,才能
进行测量。关小尾门时要注意水位变化,不要使水流溢出 槽外。2、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三角堰零点读数▽()二cm;堰前水位测针零点读数▽底 =-cm; 堰高
P二cm;水槽宽度B=30 cmo
3、实验结论:nT~HO曲线图:
三、实验效果分析1、实验成果的评价
由于实验过程中,水槽中水流的波动,读数时实验数据 必然存在误差,
加之人为读数误差,运用公式计算时,流量明显小于水 流实际流量,导致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同 时实验装置属于粗放型的,本身不能精确测数据,也会导致 误差。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堰流流量系数的测量方法,在误 差允许的范围内,本次实验结果大致能表示实用堰的堰流流 量系数。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用剖面堰与宽顶堰溢流实验
课程名称 水力学
院系部:可再生能源学院专业班级:水文1201学生
姓名:申彦玲
学号:1121550122
同组人:田沛佩 王关泽尼玛多吉实验台号:
农净尧
指导教师:彭杨 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
观察实用剖面堰和宽顶堰上的水流现象,并观察下 游水位对水跃的影响。 的流量系数m值,并与经验值进行比较。 的流速分布,求得跃后断面的平均流速。
二、 仪器用具:
实验在玻璃水槽中进行,如图所示。水槽长、宽b为、 高;槽中安装WES标准实用剖面堰,堰高P=15cm,设计水头 Hd=5cm,设计水头流量系数md二。槽中还可安装宽顶堰,堰 高P=8cm,堰顶8 =40cm,直角和圆角进口各一套。水槽下 游装有三角堰,用来测定水槽流量Q,槽尾设尾门以控制下 游水位,用活动测针沿轨道移动以量测上下游水位。
三、 实验原理
堰的分类:根据堰墙厚度或顶长?与堰上水头H
的比值不同而分成三种:薄壁堰
;实用剖面堰
;宽顶堰
堰的流量公式 对图中两种堰流情况的1T与C-C断面 写能量方程,可得收缩断面流速表示式为:
式中:?为流速系数;收缩断面c-c处水深。
经过适当假设与简化,得堰流流量公式:
式中:b为堰宽,b=15cm, m为堰流的流量系数。
为堰上总水头,H为堰上水头,v为上游趋近流速;he 为
堰的流量系数公式
实用高堰流量系数当P/Hd>为髙堰。WES标准剖面 堰的流量系数公式为:
式中:Hd为堰的设计水头,md为HO=Hd时的设计水头 流量系数。
宽顶堰流量系数
直角前沿进口宽顶堰,计算m的公式为:
圆角前沿进口宽顶堰,计算m的公式为:
上二式中的P为宽顶堰高度;H为堰顶以上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记录有关常数,如堰宽b、堰高P、设计水头Hd等, 记录测针在堰顶、槽底处的零点读数。
大开度,开动水泵,调节尾门,使堰后水跃呈远驱形态,仔 细观察堰流现象。
用测针细致量测三角堰上游水面读数,根据三角堰流量 计算关系式,得出实验流量Q值。 堰堰顶高程和堰上游水面读数,从而计算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