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21年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概述-惰性理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概述-惰性理论.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3/2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概述-惰性理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概述|惰性理论
摘要 社会惰性是团体组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伴随群体组员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理论解释,影响原因及形成过程等多个方面对国外社会惰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惰性,社会影响,社会惰性形成过程。
  分类号 B849:C93
  多年来,企业组织发生了一个本质的改变,即以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为基础的组织正逐步被以团体team为基础的组织所替代。因为工作中的创新,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协力才能完成并有所突破,所以怎样调动团体组员的工作主动性,形成协力并达成目标是管理者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组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伴随团体组员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社会惰性普遍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体、团体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现在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对应方法降低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拟对社会惰性的概念、及发展、理论解释、形成过程及其和相关原因的关系进行叙述。
  1 社会惰性的概念和
  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在1927年的试验研究。她在研究中首次发觉,团体组员的平均贡献率会伴随参加人数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以后有些人将这种现象称为Ringelmann效应。遗憾的是,当初Ringelmann并没有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的关键,直到1972年Steiner才对这种现象作了深入的研究。她将这种伴随团体组员数量的增加,个人努力程度下降,个体在团体中的实际表现actual performance和潜在表现potential performance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她认为,社会惰性产生的关键原因是过程丧失process loss,即团体活动中存在着不适当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两大内容:1协调性丧失coordination loss,即当群体规模扩大时,组员之间的工作联结点增多,工作协调的难度增加,出现相互干扰,造成组员无法尽全力或力量相互抵消,这么协力作用无法实现;2动机性丧失motivation loss,即群体工作中,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比单独工作状态下要低,这么个体的努力和贡献程度就会下降。她还认为,个人努力程度的下降也有可能是两种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以后,社会惰性的概念得到了普遍接收,相关研究也开展起来。
  1974年,Ingham等人在试验研究中发觉,在排除了协调性丧失原因的效应后,依然观察到了个人的努力程度伴随团体组员增加而下降的现象,所以倾向于认为社会惰性关键源于动机性丧失。Latane等人在1981年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认为团体中个人努力程度的下降并不是因为身体疲惫所致,而完全是一个“心理过程”的反应,因此Latane等人把在团体工作情境中,由动机性丧失引发的个人努力和贡献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今后的研究者对社会惰性也进行了相同的定义。1995年,Comer 1提出了知觉到的惰性perceived loafing概念,认为个体是否意识或注意到群体中社会惰性现象的存在会影响个体实际社会惰性行为的产生。假如个体在评定群体组员行为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社会惰性行为的存在,其努力程度和绩效水平不会受到影响。这个问题提出后引发了对社会惰性概念内涵广泛的争论,这种争论现在还在继续。
  综合不一样研究者的定义,本文将和个体单独或强制情境下的工作状态相比,团体组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伴随群体规模扩大而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社会惰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不一样的活动当中,包含身体性工作、认知性工作、评价性工作等,不管个体的年纪、性别和职业,甚至还含有跨文化的特征。
  2 社会惰性的理论解释
  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
  社会影响理论关键强调社会惰性的外部影响原因。在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外界压力源的影响,压力会伴随压力源的数量、直接性、主要性和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个体会依据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大小来决定努力的程度,通常来说,压力越大,努力程度就越大,反之就会减小。不过,同一压力源的影响效应会因为目标个体的数量、直接性、主要性的增加而减弱,即在个体单独状态下,发生社会惰性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在群体情境中,个人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出现了责任扩散现象,这时部分组员表现出社会惰性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团体规模越大,社会惰性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能够看到,社会影响理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