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地基验槽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地基验槽.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地基验槽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地基验槽.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地基验槽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地基验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基验槽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地基验槽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在建筑工程验槽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地实践经验,提出处理方法。   砖混结构的房屋,因为脆性材料性质所决定,对温度应力及地基变形表现很敏感,前者使建筑物产生裂痕多出现在顶层,以后者则出现在建筑物下部墙体或整个墙体。地基变形引发基础不均匀沉降,究其原因,极少因为基础断面不够,配筋不足或结构方法不利所造成,多数情况是因为地基未处理好,而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即使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在施工图纸中已确定对地基的处理方法,但在基槽开挖后,现场进行地基验槽,发觉问题立即处理,仍至关主要,是不可忽略的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步骤。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地基验槽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有些设计人员不太重视地基处理,却一味追求加大基础断面,增大地圈梁配筋,孰不知,地基一旦出现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再大的基础断面也难以抵御较大的地基变形,极易被剪切破坏,加大基础结构圈梁,也无助于抵御这种变形。经过多年来对地基变形引发基础下沉事故的总结,大家开始重视对地基的处理,认识到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协调工作,地基处理要适应基础及上部结结构型,而基础及上部结构的设计,也要适应地基处理要求。所以,设计人员除了精心设计外,还应和勘察单位、施工单位、质监部门亲密结合,深入现场,认真细致地进行现场地基验槽。
  通常来说,岩土工程勘察布孔有限,只能在一栋建筑物周围地基的多个钻孔内进行。两钻孔间的地层改变规律是无法正确无误加以描述的。尤其是在杂填土较多的城区地基,更是如此。而有的建设单位出于不愿意多花钱的考虑要求少布孔。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汇报,通常情况下只能从宏观上反应地质情况,部分墓穴、坑洞、地基局部浸水、地基局部松软等就极难发觉。尤其是古老城市,因为历史变迁,地下土质扰动土较多,有些地质情况还较复杂。经过我们多年来设计的大量砖混机构建筑,和部分高层建筑,有近50%的地基不能直接作为持力层,而需要程度不一样的进行地基处理,经过实际观察,经过地基处理的建筑物,通常未出现过因为地基原因引发的质量问题。实践证实,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地基验槽,能够发觉岩土工程勘察汇报中所未发觉的问题,完善和提升了岩土工程勘察汇报的准确程度,从而使地基处理更符合实际,使建筑更安全。
  常见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地基遇枯井、墓穴、防空洞等之类的空洞。有的枯井是明井,废弃多年不用,有的水井还在使用。墓穴有土穴、砖穴。防空洞有砖拱、混凝土拱,对于这类空洞,通常的处理方法有:
  夯填法。对于枯井之类深坑,通常可用素土或灰土分层扎实。
  开挖夯填法。对于墓穴、防空洞之类无保留价值的,可将其顶部挖开,用素土或灰土夯填,而基础底1~范围内,可用和周围土质相同的土夯填。处理范围,宜处理到距建筑物基础外缘以外3~5m。
  梁、板跨越法。通常洞穴埋置较深,现场开挖条件受限制,可用此法。
  基础加深法。当防空洞埋置不过深又靠近建筑物,可采取此法,和防空洞底取平,建筑物基础对防空洞不直接传输压力。
  遇洞、穴之类空洞,地基处理方法较多,文本不再评述。
  地基局部松软。这种情况在验槽时常常碰到,勘察汇报中无反应,挖槽钎探后发觉必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