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狱的声音恐怖吓人的声音20秒
公共汽车上,有两个中年汉子站在唯一的空座位跟前大声谦让,你叫我坐,我叫你坐,正在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家伙趁机把那个座位占了。两个中年汉子面面相觑,恨不得一起动手掐死那家伙―这两个人当中的一个就是我在这里要说的乌拉圭作家胡安・卡洛斯・奥内蒂。
存在主义是奥内蒂脉管里流淌的血―因为“人生就像一个白痴讲的小说,充满了骚动的喧嚣,毫无意义”。 奥内蒂写的是雾气弥漫的城市……令人窒息的城市生活一直是她心中永不消失的梦魇,她所历经的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全部清楚地折射在她的悲情文字之中,因此有“拉丁美洲城市小说创始人”之称。
造船厂写的是一个叫拉尔森的主人公,她渴望自己能干一番大事业,可是频频失败,就连追求厂主的白痴女儿也难以得手,最终以悲剧而告终。情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小说寡淡得也不能再寡淡了,通篇全部是漫无边际的回想和漫无边际的联想,什么时候把你看烦了看得火冒三丈了,什么时候算完。
奥内蒂笔下的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小说家穆时英的不一样,穆时英的城市是建筑在物质和欲望的基础上的,由夜总会、狐步舞和长了“一张会说谎的嘴一双会骗人的眼”的舞女所组成,而奥内蒂的城市则是荒谬的、阳痿的、死气沉沉的,因此她说:我写作时是处于一个封闭的世界里,我的心也被锁住了,我数次感到极度的消沉,总有一个死神临近而不是生机勃勃的感觉……奥内蒂把这种感觉也传染给了我们,她用大段的内心独白、时空的对立和交叉和类似“苔藓在乱堆里生长”和“铁锈吞食金属”般的沉闷语言,把她挥之不去的死亡意识一点一点渗透给读者,令人绝望到了极点。
但不能否认,她影响了整整一代西语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就说:我们拉丁美洲作家全部欠了奥内蒂一笔还不清的债。就我而言,她的书最大的好处就是绝望以后,会为自己不是书中的困顿人物而倍感欣慰,不禁长舒一口气,对自己的现实状况满意了很多,以为越活越有滋味。
西方人说假如让英国人做警察,让法国人做厨师,让德国人做工程师,让意大利人做情人,让瑞士人做杂役,那就是天堂。而奥内蒂所发明的圣玛丽亚市竟然让英国人做厨师,让法国人做工程师,让德国人做警察,让瑞士人做情人,却让意大利人来打点杂务,那自然是地狱无疑。
老头儿折腾了一生,中学辍学以后,做过大户人家的门房,做过酒馆的仆役,也做过球场的售票员,最辉煌的是担任前进周刊的社长,可惜,因为言论激进,很快就被迫停刊。很快,又因一部书得罪了军事独裁政府,被监